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年金又称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提高职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年金制度是对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充.国家“十五”纲要中明确地把发展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2006年9月23日,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在此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认为:“发展企业年金是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内在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也在会上谈到.“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之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相似文献   
2.
卫力  娄牡丹 《特区经济》2015,(3):115-116
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跨行业并购不断升温,跨行业并购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本文首先明确了跨行业并购的动因,并且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并购协同效应观点,在此基础上对20家发生跨行业并购的企业做了实证分析,最后对提升跨行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集合企业年金计划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具有符合经济本质规律的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正外部经济效应。集合计划的规模性,有利于在未来资产规模大幅度提高情况下形成规模效应,并将规模效应产生的成本节约让予客户,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开支。集合企业年金中各企业年金方案的变更,任何一个企业的退出或新的企业加入,都不会影响到集合计划的运营。虽然集合企业年金也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但是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年金市场整体的发展,更多的激励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集合企业年金市场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卫力 《商业时代》2007,(5):61-62
2006年以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联想等大型企业带动的企业年金的示范效应加剧,年金的社会保障支柱作用突显。本文从保障和改善职工的退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对我国老龄化危机、提供国家建设财力保证、合理的企业纳税筹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企业年金的主要功效,并分析了年金覆盖率较低、缺乏统一的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等存在的问题,说明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基于税收优惠激励视角的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力 《生产力研究》2007,(8):104-105
企业年金这种补充养老保险在我国仍处于制度建设期,税收优惠是影响年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了对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延迟给企业(雇主)和员工带来的利益,以及由此给政府财政收入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说明政府给予年金的优惠不但不会影响税收收入,还会对个人及企业缴纳年金起到很好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并购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并购方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能力二者关系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技术并购前知识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技术并购后,并购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且并购后的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四,目标企业的知识绝对规模调节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应加快优化兼并重组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二,企业在并购前应注重自身的研发能力的培养;第三,企业在并购前应选择符合自身创新战略方向的优质目标以及做好并购好的融合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