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内部市场化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企业再造”工程。自60年代起,西方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由于过分的集权式管理,内部出现了类似计划体制下出现的“大锅饭”现象,管理成本上升,市场反应迟钝,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市场化这一新型的管理机制便在发达国家中应运而生。内部市场化促进了管理会计功能的完善,最明显的特征是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价值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与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国内外的不少管理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文章在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创造性地把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与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实践相结合,以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保障体系为主要论述点进行深入分析,在阐明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创新,从而揭示公司治理效率的演变规律.以及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说明了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实践相结合的可能性,指出该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公司治理的实践,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变革的诸多方面,进而建立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更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史建梁  樊静 《会计之友》2007,(30):12-14
笔者引入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思想,提出无形资产本身的模块化和无形资产载体的模块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对评价者的主观评价也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思路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无形资产的理解,并推进了无形资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特征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正相关;第一大股东委派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客户价值导向的管理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发展和企业经营的角度,较详细地阐述了客户价值产生的背景,并以客户价值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管理会计观点分析客户价值的构成要素与价值创造.进而提出了以客户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日本企业运用客户价值理论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提出目标成本经营管理模式,进而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企业动态多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顾晓燕  史建梁 《经济师》2008,(11):110-11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科学定位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办学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定位、科研定位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专业胜任力导向的会计教育与创业胜任力导向的创业教育在胜任力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但两者在教学情境与对学生的定位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使得教育工作者常常忽略了创业教育与会计教育的共通之处.以胜任力为连接点,文章分析了会计教育与创业教育中胜任力元素之间内在联系,提出了将创业教育融入会计教育的可能路径.这可能有助于会计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富有创业思维和自我认知的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8.
非财务绩效评价的使用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绩效评价机制自身因素,它影响着雇员在程序公平、组织承诺、心理授权、协作意愿、信任、工作满意等方面的感知,从而作用于雇员的内生动机。企业应综合考虑这三类因素以策略性地引入非财务绩效评价,最有效地激发雇员的内生动机,使得雇员行为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国有企业资产增值是指国有企业考核期内期末国有资产价值大于期初国有资产价值。它是国有企业考核中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国有企业资产增值 ,通常有三种途径 :一是通过国有资本再投资实现增值 ;二是通过时间差、地区差得到增值 ;三是通过企业自身努力 ,增加利润 ,加速资本循环和周转 ,并取得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 ,以实现增值。笔者认为 :第三种途径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 ,也是国有资产增值的根本途径。当前 ,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企业设备陈旧 ,产品单一 ,缺乏科技含量 ;老企业人员负担重、老职工多、知识结构不合理等 ,制约着资产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