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恒合土家族乡为例,通过对该乡民族优惠政策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宜的地方,以此为基础,就如何调整和完善该乡民族优惠政策,加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整顿、调整和稳步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具体分为:一是1978-1994年的双轨制经济发展时期,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农工商联合企业等企业形式得到快速发展,但企业的发展领域依然集中在农业,工业并未涉及;二是1994-2004年的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中小企业得到规范发展,国家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划分标准,涉及中小企业的税  相似文献   
3.
近代民族企业是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它们在报刊上刊登大量国货广告向国人"提倡国货",参与构建了国人应消费国货的社会舆论,是动员国人参与国货运动的重要工具。探讨这些近代民族企业报刊广告在国货运动中的舆论动员功能时,首先应看到,它们通过广告来为"提倡国货"进行舆论动员,具有一定合理性;其次,具体分析这些报刊广告内容,可见其进行舆论动员的方式是,一方面从国家、国人、国货三个层面对"提倡国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论述,另一方面,也竭力向国人倡导消费国货应具持续性。从舆论动员层面剖析近代广告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深入认识广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舆论动员层面剖析近代民族企业的报刊广告,有助于深入认识近代广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集经济学者、策划专家、财经作家于一身,每一领域都不是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和涉猎,每一领域都有上佳表现:作为经济学者,他可与吴敬琏、萧灼基等国内顶尖级、“重量级”经济学家深入对话,他被享有国际声誉的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称为“来自中国南方的经济学家”……作为策划专家,他更是与一系列“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擅长大创意、大策划,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创意策划人,开中国公开标价卖创意之先河,并为中国创意开出了最高价,而他当时所卖的创意的一个结论与现在互联网的创意如出一辙,他的一项“世界寻梦圆─—奥运商机大策…  相似文献   
5.
工矿废弃地复垦——赛场投建复垦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复垦方向的优缺点,提出在我国工矿废弃地因地制宜地投建赛场,从而达到平衡耕地保护、投资获益与生态改善三方面关系的复垦目的。选取重庆某采石场废弃地,将其所采用的传统复垦与本文提出的赛场投建复垦在施工规划与成本估算方面进行详细的对照分析;同时将赛场投建复垦与公园开发复垦做对比。赛场投建复垦在盘活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地铁车站的防水问题逐渐成为地铁建设的一个突出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地铁车站渗水的一些实例、车站防水的原则和要求、地铁车站防水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地铁车站防水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可为今后地铁车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软件在土建行业已逐步完善,《建筑结构CAD》课程正是结合这一需求开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可视化教学平台以及课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议.并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可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充分挖掘内部条件.还要积极创造内部条件,实施五"跨越"、五"加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产学研结合的概念和具体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模式,阐述了各种模式的利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的作者作为基层物价部门工作人员,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如文中提出:"关注民生是物价工作的本质要";要"努力使‘价格服务进万家’真正成为覆盖全社会的价格服务网络";"坚持德、法并重……",对某个行业或某种价格违法行为,要集中"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围歼";"对那些有可能大幅度上涨的品种价格,要进行历史的、广域的综合分析";要监测影响规定品种价格上涨的因素价格"等。这些问题似乎司空见惯,乍一看又似乎很新颖。为什么一个基层物价工作者能看得这么准、这么透,而我们物价系统的很多人却意识不到或者说还没有将其总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主要是缺乏创新思维,还不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建议大家读后能有所思、所悟,以使我们的物价工作能够更上层楼、多出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