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现阶段,在产量上规模上已是钢铁大国,但体质虚弱并不强壮,在品种质量上还是钢铁弱国。 过去一再提质量第一,但实际上围绕生产多少万吨钢做文章较多,在品种质量问题上远没有达到第一。必须改变数量上称大国而品种质量上为弱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3.
作者认为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的钢产量翻一番,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着能源不足和矿石短缺两大难题。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钢材生产也要走以少胜多、以质胜量的路子,把发展连续铸钢和高效钢材作为两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大大提高钢和钢材的利用效率;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主要应靠老厂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在钢铁工业技术开发工作中,应实行产品、工艺、装备并重的方针。过去的教训之一,就是偏重于产品研究,而忽视了工艺和装备的研究,今后要加强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全面推进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三年走出困境是当前的国家大事,应该引起经济界广泛的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最近《环渤海经济望》上发表了文章“扭亏,亟待走出误区”,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政府的“政策扭亏是正道,不是误区”,它恰恰是纠正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使...  相似文献   
5.
一钢铁企业三年扭亏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当前40%以上钢铁企业亏损的问题如不解决,则一切发展战略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也可以说,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几年来,钢铁工业效益逐年下滑。1993年利润总额高达290亿元,这同当时的市场情况大有关系,1994年下滑到263亿元,1995年117亿元,1996年50亿元,1997年23亿元,下滑到盈寸的边缘。除宝钢等少数企业因负债率较低(宝钢负债率为28%,全行业资产负债率在资产重估前近70%),有正常盈利(属于1997年盈利在一亿元以上的13个重点企业)外,1997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47亿元。一些还未亏…  相似文献   
6.
一、钢铁企业在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时代存在着不足之处及其经验教训过去,我们曾把50年代初期鞍钢引进苏联的三大工程的半自动化技术和70年代后期武钢引进德日的钢铁全流程的自动化技术相提并论;新世纪初,我们又引进美国的信息网络技术,这些引进都是十分正确的,可以大大缩短我国钢  相似文献   
7.
1997年初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物价继续回落,总体形势很好,人们为之高兴。唯有企业亏损一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大问题。我认为企业扭亏也有方法论问题。一、企业亏损已很严重据国家体改委的人士在体改报上发布的信息:勺978年在整顿治理之初,亏损企业不超过20%,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90年代初即上升到30%,1995年接近40%,1996年发展到近50%,有的地区和城市超过60%。用国企总体盈亏比较,1990年盈利900亿元,1995年下降到300亿元,19g6年上半年到了净亏130亿元的严峻局面”。影响所及“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1997年初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物价继续回落,总体形势很好,人们为之高兴。唯有企业亏损一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大问题。我认为企业扭亏也有方法论问题。一、企业亏损已很严重据国家体改委的人士在体改报上发布的信息:"1978年在整顿治理之初,亏损企业不超过20%,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90年代初即上升到30%,1995年接近40%,1996年发展到近50%,有的地区和城市超过60%,以国企总体盈亏比较,1990年盈利900亿元,1995年下降到300亿元,1996年上半年到了净亏130亿元的严峻局面"。影响所及"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周传典同志在《论按质论价势在必行》文章中指出:同规格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一是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二是影响了技术进步,三是延缓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要贯彻优质优价政策,就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端正指导思想,避免不在优质上下功夫,却在优价上作文章,实行变相涨价。我们实行优质优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价值。在当前钢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做到物美价廉,才能受到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我们一行去美国,重点考察美国90年代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访问了两个大投资公司的金属材料研究所.两所大学的材料系,两家钢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协会.这里主要谈谈90年代美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些情况.美国钢铁工业在70年代执行了错误政策,企业普遍亏赔,生产流动资金不足,设备投资减少,已经老化的设备进一步老化,导致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收益再度降低,构成恶性循环.80年代初,美国钢铁工业更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企业普遍亏损,产量猛烈下降,1982年降到0.745亿短吨的谷底,比1979年减产45%.此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来一条发展的道路,产量逐步回升,1987年达至0.892亿短吨,1988年0.993亿短吨,1989年0.975亿短吨.质量和成本大幅度改善.从1987年起,美国钢铁工业开始走出困境,从求生存转向与国外竞争,进口量在政府采取保护政策下控制在2000万短吨左右,约占消费量的20%左右,出口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