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企业登记管理在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进程中所面临的三个问题:1、现行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的障碍性因素.现行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都是在1989年以前制定的,目前已经呈现出不适应性和不协调性.突出表现在:(1)政府下设的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审批机构等政府行为部门仍然干预企业经营行为.在企业变更、合并、废业等一系列登记环节上,企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手续仍作为不可逾越的登记条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之后,一些地区为了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纷纷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和措施.但是,政策和措施出台以后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幅度并没有明显增大;一些“假集体”企业并没有因为鼓励政策的出台而从集体企业中自动分离出来,还其个体私营经济的本来面目,甚至这种挂靠现象还在继续增加;无证经营现象仍大量存在,并不断出现新的无证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1994年给国家工商局制发的“三定”方案文件,虽然对工商部门职能的转变方向作了相应规范,但是从设定的职责范围和职能机构的情况看,基本上是对过去“六管一打”模式的继承和沿袭.这种职能机构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向现代工业转化的产物,对我国建立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是一个巨大推进。 然而,就乡镇企业目前的状况看,它已经面临困境。从实际调查的情况看,乡镇企业亏损面扩大,东港市已经超过半数以上。造成这个局面有多种因素,其中最直接的是受中央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紧缩的总体经济环境影响。而主要的是乡镇企业目前的经营机制存在缺陷。由于实行不完善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力、灵活性和创造力已远远不如改革开放初期。最突出的就是生产经营行为短期化,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另外由于实行不完善的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承包制等,造成乡镇企业个人化。这里讲的个人化是指在承包制条件下,已经形成了一个经营者阶层,即厂长、经理承包者阶层,他们在承包企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