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开建 《经济界》2009,(3):21-25
中国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受到关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与世界经济处于密切关系的条件下,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和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变化,通过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革经济体制,在国家新型的计划和调节下,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走向。  相似文献   
2.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目前,已有各种方案出台或正在制订之中。在各种方案中,都提出对职工个人住房实行补贴的设想。在住房制度从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换中,实行住房补贴无疑是必要的,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疑议,但如何确定房改中住房补贴的标准,以顺利实现新旧制度的过渡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住房本身及其分配具有一些特殊性,这是研究住房制度改革需特别注意的。第一,住房本身是一种超长期的耐用消费品,它的使用时期通常是以数十年来加以计算的。第二,住房又是一种占用资金较大的…  相似文献   
3.
各种教科书、媒体以及经济学文献中大量存在着对“市场”、“市场经济”这两个常见概念的不同理解和歧见甚至混淆。本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和定义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分析了产生混淆的原因,提出了区分理论概念应当遵循的科学标准。经济学概念应当和日常用语严格加以区别。一旦进入经济学体系,就成为该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成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范畴的区分应该符合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历史和现实。在比较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学说关于这两个重要范畴所涉及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明确地给出了自己对这两个范畴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经济学方法是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必要前提。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围绕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经济学方法的争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我国部分学者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表明他们并不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而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关键就在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姚开建 《经济界》2006,(1):43-50
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全面展开。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原计划。“七五”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局面和艰难的经济困境,逐渐形成了“渐进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八五”时期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外开放呈现新的格局。“九五”时期继“八五”时期的飞速增长,保持较高的持续增长,实现了20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十五”时期更为重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6.
姚开建 《经济界》2010,(1):63-7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体现的关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其他阶级的经济学相对的无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意识的理论表现,是近代以来无产阶级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并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创立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对资本主义以前各生产方式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年。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经济虽遭受“非典”疫情以及严重旱涝灾害的冲击,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将步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姚开建 《经济界》2005,(6):22-27
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一穷二白”的面貌,蓬勃发展的经济正对全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回顾五十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对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本文以十个“五年计划”为线索,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历程。一、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最初的实践——第一、二个“五年计划”20世纪中期,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演进的结果。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经历了…  相似文献   
9.
10.
姚开建 《经济界》2000,(5):35-38,44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及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种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僵化的中央计划模式被打破,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获得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同时,这种高速增长也因为,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工商业的发展还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曾在较长时间内走过的路,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在目前阶段还要同时完成的是中国的城市化,即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农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