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生态环境达成辩证统一、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群众路线理论的生动体现,也是解决“公有地悲剧”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疏通参与渠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和人类生存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和限制,要想从根本上解除这些限制,我们必须转换视角,即从低碳生存价值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所面临的困境,探索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在培育低碳生存价值观的进程中,研究生应当主动承担起低碳时代的宣传责任、重建价值导向责任、认真学习掌握低碳知识责任等,使低碳生存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效促进低碳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对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都十分重要。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并提出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的解决方法,对我国经济、社会以至人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应该不断地创新,积极地改进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充分利用思政教育的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努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环境问题也如影相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行为以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而生产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则始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研究生在毕业后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是一种风向标,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及时的对研究生进行低碳生存价值观教育,促进他们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对于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美丽中国,达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的统一。理论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历史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不论是处在艰难起步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还是奋力开创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路人;实践逻辑上,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要从抓实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回归民生等方面来丰富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