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制度经济学研究中,产权往往作为自变量,被用来探讨产权与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甚至政治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将这些研究归结为产权结构论。与产权结构论相对比,本文提出产权过程论,试图探讨产权过程与政治过程的互动相生关系,并论述产权过程也是政治过程。以中国农村地产改革为例可以看到,产权过程与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政治过程密切相关。产权过程理论的建构,为"国家-产权-农民"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分析视角和纬度,也为推进农村政治学和农村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跟踪调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论证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姬会然  杨青 《理论观察》2013,(3):100-101
调查发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已初步呈现理性务实的处世观,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受限于薄弱的公共文化供给,农民的文化需求由娱乐型向发展型发展。国家应主动对接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强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政府要积极为农民提供发展性文化服务。农村"两委"要发挥作用,在繁荣农村文化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当代农民在文化选择上呈现明显的现代性,在义利观上表现为"义利并重"。较之于本体性与社会性价值观,农民的基础性价值观表现突出。农村工作中需要对农民的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4.
表现性评价,是评价者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表现性评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践教学体认目标、能力目标和成才目标的达成,能够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提升。坚持评价标准弹性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多元价值并存,公共文化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思想观念引导乏力,这些现实局面为农村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首先要确立新型农民的价值标准;其次需要构织塑造新型农民的内生性文化网络, 以承载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农民的价值要求;再次,从"农民在场"的视角出发探寻恰当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 最后,着眼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再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才队伍构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抽样调研,实证分析当前河北省20余县、2000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依然存在理想、信念等价值取向混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缺失等严重问题。基于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农民道德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并提出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寻求合法有效的利益冲突解决手段、有碍实现法治农村乃至法治中国的目标入手,着重分析我国当前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以及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并进而提出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政府行为可分为“自利”行为和“他利”行为两种。现代政府是“自利”行为和“他利”行为的统一。中国传统时代以及现阶段的政府,“自利”行为比较强大,而与之相对应的“他利”行为表现不足,所以形成政府行为的不对称性和非均衡性。根据“自利”和“他利”的动力基础不同,公民精神的成长是构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外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