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经济面临三大挑战孙早自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央已明确表示将给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强力支持。中国西部面临的发展机遇骤然增多,西部经济前景被看好。但是机遇毕竟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如何把握住诸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产品质量观念●孙早按照传统的思维逻辑,无论是职业经济学家、生产厂商,还是一般消费者,大都会认定所谓好的产品就是符合各项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直到市场竞争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我们的企...  相似文献   
3.
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企业的交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扩展了经济转型条件下声誉约束机制与国家强制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章将导致国家强制失灵的诱因区分为技术性和内生性两类。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文章证明,声誉约束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填补国家强制在技术层面上失灵留下的契约“空隙”,面对机会主义行为诱发的国家强制低效则显得无能为力。进一步地,当国家机会主义盛行时,交易双方企业就会产生寻求政府庇护的激励。文章还发现,在国家强制不到位的情形下,对声誉约束的依赖容易形成不同地区间企业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的差异。最后,来自浙江与陕西两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为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转型过程的深入,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呈现出下降趋势。我们通过一个无限期经济增长模型刻画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拐点"。同时利用中国大陆198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中存在"拐点值",即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超过"拐点值"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呈现出明显递减的趋势。因此,逐步放弃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适当扩大公共投资领域,提升整个经济的竞争力应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孙早  宗睿 《财经研究》2022,48(3):94-108
通过内需市场培育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文章认为收入不平等加剧导致的“创新产品需求不足”和消费结构中“进口高端产品挤出效应”会对本土创新产品市场需求产生明显抑制,最终将阻碍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各省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结合泰尔指数与广义熵指数等,在经验研究层面考察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收入群体对于中国创新产品市场需求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收入阶层相对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仅会通过一般商品的需求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来负面影响,同样也会通过创新产品的需求显著抑制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2)收入不平等还会通过进口产品消费偏好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3)扶贫和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等政策都可以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对本土企业创新产品需求的负面影响,同时对过高收入的合理调节可以进一步控制进口产品带来的挤出效应,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有深刻的政策含义,新时期需要一个相对公平且更加有效的收入分配方案来正确引导本土市场需求,以有效承接本土企业的创新产品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从而从需求侧为构...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在与国家关系上的特殊性,应力求避免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治理机制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大企业身上。对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世界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以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发展迅6,世界经济表现出信息化的特征;二是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国际化与要素配置全球化,即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受此影响,国际竞争的范围、激烈程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大背景。冷战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本国经济上,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纷纷将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作为首要目标。尤其是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基于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的考虑,逐步放松对本国产业的管制,甚至政府介入进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王文  孙早 《财贸经济》2020,(5):67-83
随着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研发投入(资源)的配置状况成为决定研发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一个包含研发资源价格扭曲的多部门竞争均衡模型,以2001—2016年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地区间研发资源错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发现:(1)各省份之间的研发劳动错配高于研发资本错配,多数省份倾向于过度配置研发资源,省份之间研发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呈逐步改善趋势,纠正错配可以使研发产出提升约16%;(2)东部各省份研发资源配置相对较为合理,但研发劳动配置略有不足,中部、西部和东北各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研发资源过度配置现象,东部和西部的研发资源配置效率一直在改善,东北和中部则没有表现出持续的改进态势;(3)市场发育程度、偏向性政策扶持、地区创新环境是研发资源错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研发资源过度配置地区,这些因素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启示是,在当前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在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不同地区间的研发资源配置,实现研发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组织结构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资本、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文章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为何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常常宁愿忍受一定的效率损失,也不愿引进新的组织结构?我们的分析表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家对外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家引进与新的企业扩张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激励。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成长缋效是内生于一国(地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的。这与福山的“社会资本丰富的国家更容易实现组织创新”的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