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印度是当前我院在国外火电工程设计中遇到最多的国家,本文通过对印度古德洛尔工程在执行过程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常规工程对比,提出本工程在执行过程为满足合同要求做的一些设计调整,为今后的印度工程除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资源、产权与农民收入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7年至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经连续4年下降,对此,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这些探讨仍未触及到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源因,即农户拥有资源特别是土地与劳动力资源的产权未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护。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轮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转型。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县域居民消费升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消费升级一般规律和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县域居民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并把握消费升级对县域居民金融需求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发展县域消费金融业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出现"费大于税"的现象,是由于宏观制度改革滞后于微观制度改革造成的对收费制约的缺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收费对收费单位产生的内在利益驱动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再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费大于税"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预算约束软化而形成的政府收入与支出的不规范。现在财税体制的问题不仅在于收费过多、过滥,政府预算内收入也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政府预算内支出亦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形成都是由于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呢?这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公益性职能与具有服务、交换性质的职能划分不清造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金融危机从国际向国内、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外向型产业向其它产业的传导,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也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改善禄户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主要是靠推动农户信贷资金的投放,却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论文在分析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基础上,阐明了农户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新趋势,并提出商业银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文着重阐述了"十二五"时期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增速三大宏观形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三农"和县域经济金融带来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三农"的内涵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民职业、收入、财富的差异扩大,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分化,农民的内涵已扩充为传统的从事种养业的专业农民、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同时还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兼业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随着要素投入的扩大化、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新时期农业的内涵,已由传统的种植养殖,扩充到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等农业生产上下游。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镇化和县域新型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农村已发展为"大农村"的概念,农村的外延,已经扩展到整个县域。  相似文献   
9.
相比之前的几轮农产品价格波动,2010年以来出现的本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品种多、幅度大、急涨急跌、热点轮动等特点。本文详细分析了此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提出农产品价格波动不仅影响到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涉农企业生产经营,也对商业银行的涉农信贷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农产品价格整体将呈现波动上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两个矛盾迎接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微观经营组织制度变迁所产生的两个基本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制度经历了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承包经营这样一个发展变迁的轨迹。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召开。会后,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这个《草案》公布后,从1952年年初开始,互助合作运动迅速发展。到1953年下半年开始,互助合作运动也由发展互助组转向初级社。互助组和初级社没有偏离合作的方向,仍然遵循了农民自愿的原则,生产资料也仍归农民私人所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