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优化劳动组合已成为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已证明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对于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掘企业内部,人、财、物的潜力,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谓“优化劳动组合”是指企业通过改革和科学的管理,使企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逐步达到最佳的配置,以达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进行整整十年了,十年来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改革进入现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体制,两种机制,两种管理方法,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矛盾,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改革不仅面临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大胆系统的探索,而且面临着理论思维观念上的进一步突破和发展。十年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触及旧的政治体制,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旧的政治体制的限制和制约。城市经济改革远不如农村改革那样顺利,既使局部内取得的成功,也往  相似文献   
3.
日本、德国、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当今世界现代企业制度的三个代表,有其共同的特征: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有充分的经营决策自主权,完全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他们又各有各的特色,本文将着重谈谈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是指工业总产值与人员数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反映了人均推动生产资料的量或人均创造的新价值量,它是生产诸要素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我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这是目前困扰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难题,国家体改委日前公布给全国各地共同研究、探讨的五大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那么究竟什么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所在和有力杠杆?改革十余年一直众说纷云。有说所有制的,认为只要把公有制变成私有制。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有说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已是奄奄一息,几近崩溃状态,一千万失业大军嗷嗷待哺。战后第一个进入日本的美国商人发现除竹耙以外,已别无可买。 然而,曾几何时。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松下、日立,丰田的商品广告传遍了五大洲,誉满全球的日货潮水般地涌入世界市场。 日本经济的成功引起世人的注目,于是出现了一股研究日本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美国人从大洋彼岸邀请日本人赴美“传经送宝”,甚至到日本把有关禅宗武士的晦涩难懂的著述,也搜购一空,以期从中探索出日本人的秘密。经过一番研究探讨,人们惊奇地发现:日本经济崛起,有赖于旺盛的企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