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中小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具有多方面意义,在经历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困境和瓶颈期,本首先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尝试建立融资市场的供求分析模型,然后以银行内部政策调整和加强担保措施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希望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并导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谈一点对绿色信贷的认识,我觉得这是宏观调控的一种创新,是用一个市场化的监管手段来惩处社会上的违法行为,反映出我们的宏观调控更加有针对性,某种程度上颇有"点刹"的效应。可能绿色信贷不能马上体现出来预期调控效果,目前我们也还不能去做一个完全的判断,因为其核心沿用了信贷控制这个老路  相似文献   
3.
宋效军 《银行家》2014,(6):16-19
正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些新变化,尤其出现了一些常态化的特点:GDP增速不再"保八",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常态,对应的CPI维持在3%以下,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刚刚超过50%;资金紧张甚至不断出现"钱紧"和"钱荒"的局面;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几乎同时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投资额创下十余年来最低水平,房地产滞胀,个别地方房价地价出现下跌并引发争论,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仍然保持增长,资产质量却引发大众担忧。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里我们从基层银行的角度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宋效军 《银行家》2021,(3):17-19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政策有助于"三促进"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释放资金资源支持实体经济。房地产一直是国内资金角逐的重点,对其他行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近年来国内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行业,银行偏好房地产信贷,房地产行业占用了太多金融资源。通过估算,国内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余额约为50万亿元,占据了全部信贷资源的30%,且个人住房贷款占全部房地产贷款的70%左右,引致我国居民杠杆率大幅上升,限制了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5.
6.
对交易价格出现偏离和差异加剧流行的解释是境内外市场估价理念存在巨大落差:内资看重在形资产、外资看中市场价值。这种解释显然过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38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受欧美国家进口需求、消费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按道理应该是下降的,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历史最高的数字呢?  相似文献   
8.
继2008年1 1月、12月银行信贷激增4770亿元、7220亿元以后,2009年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又创记录地猛增了1.62万亿元。这一数据立刻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近期银行信贷的高增长?信贷高增长表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判断未来银行信贷的走势?如何界定信贷增长可能伴生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客观、理性、深入地分析研究。为此本期银行家月度论坛邀请到来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业务一线的人员以及长期关注中国货币市场动向的研究人员为我们一一解读。嘉宾发言仅代表其个人,与所在单位无关。  相似文献   
9.
宋效军 《银行家》2008,(1):44-45
一是理念要转变,从观望、博弈到积极执行.新的货币政策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有力措施,但是在理解和执行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一个误解是对控制信贷总量有微词,央行天职是捍卫币值稳定,防止通胀,促进就业.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效军 《银行家》2007,(2):58-61
组织机构改革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新一轮改革前后,其现实性、紧迫性、复杂性有着显著的不同。可以肯定的是,推进扁平化管理,并最终建立起高效率、高效益、富有竞争力和活力的新型组织机构,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