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人为本概念虽然早已有之,但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潮,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的人性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宣言,仅仅停留在少数知识精英的书斋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以人为本以真正科学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涵,也才有可能真正地将以人为本融入和谐社会理想与实践之中。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恩格斯在逝世前一年,卡内帕请他给《新世纪》杂志题词,他考虑再三说我不题词了,说从马克思著作里面找出一句话,也是最欣赏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说,“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相似文献   
2.
宋明丽 《活力》2006,(4):147-147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对于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应当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当前的日常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二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宋明丽 《活力》2010,(8):180-180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效应。有关的研究结果和事实告诉我们:一名教师具备了必要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后。其自身的个性品质便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古今中外,众多优秀教师都是知识形象和人格形象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