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在上交税收、提供就业、出口创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中旬,成思危副委员长利用赴香港出席《大公报》创刊100周年庆祝活动的机会,对香港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他听取了香港贸发局和香港工商专联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中远公司8号集装箱码头。在调研中,香港有关方面希望内地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中国加入WTO后,香港面临广东南部一些港口的竞争,但仍具有自由贸易港的独特优势。目前,内地的保税区迫切需要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笔者陪同民建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调研.总的来说,江苏省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信用社逐步成为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但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核心竞争力不强、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较为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关汪和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风险投资界活跃着一位领军人物,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先生。打开互联网上著名搜索引擎GOOGLE,键入“成思危”三个字,可以查询到1,3400个结果,其中大部分是关于风险投资的。他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涉足风险投资的研究,并为风险投资的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身兼数职,公务繁忙,但对学术研究情有独钟,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文章,每年写一本书”,这一“硬性任务”总被他超额完成。到目前为止,他的学术成果完全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在国内一些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上,人们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关于风险投资的新见解。研究成思危先生的风险投资理论,对认识中国风险投资的历程、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中国企业只有破解以下八个问题,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完善创新型人才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之道。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创新是人才竞争的制度创新。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是熟悉国情、外语好、精通WTO规则的创新型企业家。没有千行千万万这样的企业家,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有一句话,叫没有落后的企业,只有落后…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