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80年代我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短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80年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向我国的经济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伴随着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实际总产出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但通货膨胀的速度同时也在日益加快,而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短缺现象却在日益减少。自从1988年通货膨胀达到了其最高峰、1989年出现市场疲软之后,短缺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这种宏观经济发展使我们不能不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货币数量的快速增长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困境轨迹     
中国的特殊优惠政策集中地给予最富裕繁荣地区。结果是老工业基地由于不堪财政重负而衰落,形成了今日大批人绝对贫困化的局面,而东南沿海的个别省份却富冠全国,这样造成的地区性贫富分化绝不能算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改革、改组与技术密集导向的结构改造左大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春季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会上,笔者曾在发言中强调:要解决国有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的是要搞好“三改”。所谓“三改”,就是改革、改组、改造。为了使国有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这三者必须...  相似文献   
5.
本刊“博士沙龙”在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博士的大力支持下,已“热闹”了一年。新年伊始,编者约请专家谈谈自己在2004年最为关注的财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左大培博士积极投身于国资转让问题大讨论;武汉大学商学院孙志、王汝津博士则深切关注着房地产泡沫论、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左大培 《国企》2011,(8):98-103
  相似文献   
8.
左大培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3):F0002-F0002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实行了鼓励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这是真正保证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最有力政策。只有大力推进自主研发,中国经济才能长期持续增长,中国才可能进入人均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真正贯彻落实鼓励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才是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左大培 《新财经》2008,(10):27-27
目前,中国已有相当一批非国有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这些民营企业中有不少高技术企业。有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到境外筹资,表明中国企业目前最急需的是补充资本金。我们之所以反对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并不是否认这些企业需要增加资本金,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在中国目前有显著资金净外流的背景下,向外资出售国有企业以增加外资流入是一个最大的资源配置扭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