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研究型高校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科研经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构建完整、系统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规避科研经费侵占,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已经成为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机制建设、管理制度、信息化、内部审计西个方面,详细阐述高校科研经费规范管理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瞿旭  桂波  应旭婧 《财会通讯》2010,(11):94-97
本文采用结构化的程序与方法,对近年来并购文章进行了考察和评估,对研究时用的分析方法和选择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研究以实证为主要范式,并购研究中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运用最为广泛,同时我国学者还引入多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研究视角。在研究主题上,绩效问题依旧是研究重点,但研究的切入点越来越丰富。提出目标公司选择、绩效评价、政府干预、并购整合、重点行业并购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运作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上市银行的综合实力,从而全面提升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利用分层法建立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市银行掌握着国家的金融命脉,其内部控制备受人们关注。上市银行内控实质性漏洞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促进管理当局发现内控缺陷、改进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这三个方面对上市银行内控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进行理论分析,以期对实证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上市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织,是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质性漏洞是银行内控免疫系统中的脆弱环节,它的存在使银行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管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在加强宏观监管的背景下,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实质性漏洞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对如何构建上市银行内控实质性漏洞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出了研究设想,以期对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和加强金融创新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的"免疫系统",如果银行内控体系存在"实质性漏洞"(material Weakness),则其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进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阐述了上市银行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从内部控制要素"控制活动"的角度,对上市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实质性漏洞的项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利于上市银行加强风险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7.
甘煜  应旭婧 《当代经济》2009,(17):80-83
国内外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运作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上市银行的综合实力,从而全面提升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利用分层法建立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