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或者至少于年度终了时,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存货清查的范围既包括从企业集团外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期末计价的范围,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期末存货。当企业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包括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时,则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就涉及到如何将对内部购进的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进行抵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将核心银行系统迁移到微服务架构成为银行重塑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服务拆分策略、公共处理机制设计、参数管理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分享了核心银行系统向微服务架构迁移的实践经验,并对核心银行系统微服务架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筹资是任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筹资的目的是在满足自身资金需要的前提下谋求资金成本的最低化.企业的筹资方式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不同的筹资方式产生不同税收后果,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也不一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因此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从税务的不同处理方式上进行筹划,寻求低税点,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以提高筹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ERP中的成本管理原则、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机制,旨在通过对成本管理的模式的研究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时,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存货清查的范围既包括从企业集团外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也包括从企业集团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采  相似文献   
6.
笔结合实例对在计算利息资本化金额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加以剖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的时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又规定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可见,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会计期末计提利息,  相似文献   
8.
一、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的时点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应计提的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中出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但是对此应收票据究竟应在月末、季末、半年末还是年末计提利息,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把“期末”理解为“每月末”;二是把“期末”理解为“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由于对利息计提的时间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应收票据账面余额的确定。如果应收票据到期不能收回,也会影响转入应收账款的金额。  相似文献   
9.
张国柱 《电子财会》2006,(10):44-47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在企业长期股公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增资扩股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时,投资企业按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增资本公积而设置的明细科目,考虑到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存在价值不确定性问题,投资企业在调增该部分资本公积时,先将其计入股权投资准备,待投资企业出售或转让股权时,再将原计入股权投资准备的部分转入其他资本公积中。在不同的情况下,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经常变化,有时甚至比较复杂,笔者通过把与其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对该科目核算的内容演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转为权益法核算,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律法规要求,如行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外商投资企业为25%)以上股权的,采用权益法核算;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及以上股权并且具有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