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最大程度地为股东创造价值。作为重要的法律法规之一,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当然也包含在这个前提之中。因此,税务合规风险的管控,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确保税务合规,企业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综合完善的内部流程、必要的成本投入。由于税务法律法规的多样性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在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风险管理的理念,即识别主要风险,用有限的投入控制最大的风险,就成为企业保证税务合规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微型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特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微型金融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商业银行已逐步开展了针对中小企业等法人和自主创业的自然人发放的、贷款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投资周期).金额较小的贷款业务。主要需求方是有发展潜力的众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城镇创业人员、个体户、  相似文献   
3.
就在域名成为互联网上的“摇钱树”之时,另一股域名之风却同时在互联网上蔓延起来,那就是姓名域名。明星带动姓名域名流行姓名CN域名的流行,可以说是互联网个性化时代的应用之一。在博客成为当今互联网上“当红小生”之后,姓名CN域名的流行有了根基。据珠海时代互联总经理邱玉玲介绍:“博客网址过长成为博客不被人记住或推广困难的弊端。注册一个姓名CN域名,并将域名指向博客地址,简单得就像注册邮箱一样,而对访问者来说,这单独的域名无疑更为好认好记,方便访问。”  相似文献   
4.
泡沫     
我的第一百货是两年前被套上的。那时我特别崇拜一个叫“青木”的作者,只要是他写的炒股指南,我看见了就要买下来,尽管这些书印刷装订非常粗糙,还注了不少水。瑕不掩瑜,书中闪烁着的智慧之光把我征服。其中有一本书专教人找黑马,书中说假如某只股票横盘了很长时间,波澜不惊,某一天突然放量上攻,那八成就是匹大黑马了。书中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琼民源在3元的价位上横盘了两年之久,后来发力,直涨到20元以上。我还在计算机上调  相似文献   
5.
洗衣粉的电视广告,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我比较型,弄上两玻璃缸水,一个缸里倒上旧配方的洗衣粉,另一个倒上新配方洗衣粉。然后把一块脏兮兮的布一撕为二,分别投入两个玻璃缸里,奇迹出现了:新配方的洗衣粉将布上的污渍迅速涤尽,而旧配方的洗衣粉对污渍毫无用处。广告制作很精良,也很有说服力,我爱人去超市就买了这个牌子的洗衣粉。但老太太不乐意了:全是做假!那老配方的洗衣粉,去年做广告时,我瞧着也是这么神,到今年怎么就不行了!  相似文献   
6.
张非 《大众商务》2006,(5):44-44
就在域名成为互联网上的“摇钱树”之时,另一股域名之风却同时在互联网上蔓延起来,那就是姓名域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金融抑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路径,正规金融制度的信用渗透力不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诱导”了民间金融的兴起。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三元并立的结构,并提出只有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之间的“三方机制”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泡沫的味道     
张非 《经营者》2000,(2):38-38
<正> 时下,似乎最流行的就是最牛气的。至于个中内容如何,往往要等泡沫消失以后才明白。可惜那时肉没沾上一口,反惹一身骚味,怪谁呢?我的第一百货是两年前被套上的。那时我特别崇拜一个叫"青木"的作者,只要是他写的炒股指南,我看见了就要  相似文献   
9.
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关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价的文献均是从产品设计的结构出发,将其分解成固定收益部分与期权部分,再分别进行定价。本文则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将结构性理财产品看成一个整体,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及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出整体的收益率,以及最低收益率的概率;在详细介绍估价模型后,以招商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运用该方法计算出其收益,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非 《销售与管理》2006,(5):I0002-I0003
凉皮是一种小吃。在全国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一般一份凉皮卖2元,是再小不过的小生意。可是。谁也没想到。河南南阳“丁记”凉皮创始人丁相瑛偏偏靠卖凉皮发了财。几年时间就成为了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