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近期,烟台市从2010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企业中,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500家招聘单位录用的新员工进行了抽样调查。这些企业涉及机械、电子、食品、酒店、旅游、餐饮、服务业、民办学校、房地产等80个工种,通过对调查样本数据信息分析,统计出了烟台市企业高、低、平均三个等级的市场工资价位,基本反映了该市企业主要工种的工资水平。烟台市的市场工资价位有一定代表性,对各地企业招聘用工、求职者应聘择业也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烟台市本着“真情、和谐、优质、高效”的理念,通过创新信息化就业模式、推行精细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化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等新举措,打造了“烟台e路通——e网传真情,服务促就业”这一信息化就业服务品牌,有力推动了全市城乡统筹就业和再就业。本文介绍了该市做法,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类企业不同用工需求,开展差异化分类指导 劳动密集度强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因其具有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一次需求人数较多等特点,成为目前招聘用工的难点。对这种类型企业,主要指导其改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薪资福利待遇,加强对职工的尊重、关怀、爱护,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减轻心理压力,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避免“一边招工、一边流失”的恶性循环,实现“工作效率、工资报酬、职工心理”三者之间的最佳配置,同时,帮助企业加强与劳务输出基地和技工学校、培训机构的合作,适时进行批量劳务引进,重点保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通过提供新颖、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开展“送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创新推出“四大平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就业服务的“三大中心”,从而改善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2月9日,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了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几天时间就举办了各类专场招聘会33场次,入场企业753家,提供就业岗位51374个次,达成就业意向7205人。公布143家“用工规范诚信企业”和10家“诚信服务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6.
“双推双考”选贤任能今年来,湖南省常宁县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行"双推双考"制选拔任用干部,取得良好成效。所谓"双推双考"制,就是选拔任用干部实行组织推荐,群众推荐,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结合一公认原则"上:"三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为持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2023年,烟台市面向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镇街和社区基层服务平台、驻烟高校、部分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开展了调研,全面了解标准化建设情况,积极研究标准化建设对促进就业的影响,深入分析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有效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争取国家级试点,2023年获批全国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发展社区服务业,实现社区就业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目前社区就业发展的状况看,社区就业的从业范围包括家政护理服务、社区文化保健、物品快递配送等十五大类,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服务所拓展的服务领域和开发的岗位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的1600个居民家庭进行的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对社区清洁、家电维修等19项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数量占到40%,以此推算四个城市约有  相似文献   
9.
常宁县出台《关于村干部待遇问题的规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稳定村干部,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初,湖南常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村干部待遇问题的规定》,围绕改善和提高村干部待遇这个中心,对村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实绩进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烟台市本着"真情、和谐、优质、高效"的理念,通过创新信息化就业模式、推行精细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信息化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等新举措,叫响了"烟台e路通———e网传真情,服务促就业"这一信息化就业服务品牌,有力推动了全市城乡统筹就业和再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增长已连续5年大于失业增长,就业工作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