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贸易经济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并强调了其重要性,该原则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有助于客观反映经济现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会计人员要想运用好这一原则,就要不断地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职业判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政府会计制度》下受托代理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无法对日常会计事项准确进行账务处理的问题,提出受托代理业务核算优化建议:取消财务会计“受托代理资产”“受托代理负债”两个科目,在净资产中增设“受托代理盈余”科目用来核算受托代理业务资产、资金增减业务;在预算会计“资金结存”科目下设置“受托货币资金”明细科目,同时增设“受托代理收入”“受托代理支出”“受托代理结转”三个预算会计科目;增加受托代理现金核算业务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浅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并强调了其重要性。该原则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有助于客观反映经济现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会计人员要想运用好这一原则,就要不断地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职业判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浅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这是继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十二项会计核算原则后新增加的,它对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标准,从事会计工作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但事实上,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在以往的会计实务工作中,该原则是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交易或事项时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原则,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就是一例。它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之一。笔者拟就这一原则发表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1. …  相似文献   
6.
7.
高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办发[1999]58号)的要求,由中国工商很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  相似文献   
8.
曹宏进 《商业会计》2021,(24):105-107
作为事业单位的公办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责使命。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体系,为成本核算所需的相关基础信息数据提供了保障。文章尝试按照职责使命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高校成本核算对象、建立成本核算项目、调减部分核算费用,构建了高校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与在校期间各培养环节所需时间成正相关,直接导致的资源消耗构成了学生培养成本。本文引入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培养学生的直接成本进行计量及核算,为政府财政部门因学校质量水平不同而差异化配置学校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