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秋根 《新财富》2005,(11):16-20
资金庞大的国际商品指数基金通过买入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投资策略主导了商品价格的走势,并创造了2003年6月以来的国际大宗商品大牛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联储加息作为判断通胀预期的指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升国际商品价格的风向标作用。自2004年6月美联储首次加息,截至目前在11次加息中引发了9次原油价格上涨。我们预测,当美联储停止加息时.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或消失.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超级牛市将结束并转入熊市。  相似文献   
2.
曾秋根 《交通财会》2006,(10):57-63,70
本文以中海集运、中国远洋和东方海外国际等三家在香港上市的大型航运公司为对象,检验了在航运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对股票价格和股票估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经营业绩波动性大的公司股价表现和P/B估值水平平均差于同类其他公司,特别是在运价下跌过程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本文建议航运公司应采取有效策略来降低业绩波动性以提高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点认为:国内企业在选择境外上市之前,应从长期的视角来仔细权衡境外上市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利弊,做出理性的融资决策,以免陷入“境外上市融资陷阱”  相似文献   
4.
曾秋根 《国际融资》2005,(11):38-41
2004年3月1日,中远投资正式成为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成份股,这是中国国有企业在新加坡的第一个蓝筹股,2004年3月19日中远投资被选为英国伦敦金融时报亚太指数的新成份股  相似文献   
5.
曾秋根 《财会月刊》2005,(10):62-64
本文立足于中航油价格风险管理失败案例,具体分析我国部分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同时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与投机交易,导致企业不能制定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二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价格风险制度,但因缺乏经验与能力,以致这些风险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得到实施.因此,建议禁止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交易,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远期运费协议市场的四个品种4TC-P avenge、4TC-C average、P2A和P3A为研究对象,利用B-VAR、ECM和EC-GARCH模型对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估计,并对样本内外的套期保值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ECM和B-VAR模型得到的套保比率最大,套保绩效最好;各品种之间,P3A和P2A的套保绩效最好,而交易最为活跃的4TC-P average和4TC-C average套期保值功能较弱;套保绩效与期现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密切;除P3A外,其余品种样本外的套保绩效均低于样本内套保绩效.  相似文献   
7.
债务期限结构错配是我国许多企业出现流动性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现有商业银行信贷期限结构错配和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金融背景下,企业很难解决或缓解债务期限结构错配现象。建议企业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债务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以免不断积累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国内部分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商品价格套期保值高额亏损事件,这表明国内企业对套期保值的风险认识不足和在套期保值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对中盛粮油工业控股有限公司(1194.HK)(简称“中盛粮油”)和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西铜业”)套期保值巨额亏损案例的讨论,详细分析和揭示了套期保值的基差风险,并对企业如何加强套期保值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运输企业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和运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能力将日渐成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与国外运输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明显缺乏有效的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与能力,这使我国多数运输企业的燃料油成本明显高于国外同类企业,导致企业盈利水平波动大,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对企业的融资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运输企业的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现状,建议运输企业积极学习和利用期权、互换和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来改进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手段,以降低燃料油成本,增强企业成本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曾秋根 《财经研究》2005,31(5):63-72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大量的投机性外汇资金涌入我国,央行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目的是为了同时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避免通货膨胀的双目标.但文章认为,在投机性外汇资金持续涌入我国的条件下,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政策存在两个缺陷,即对冲成本太高以及有可能导致经济"滞胀"现象的发生.这就意味着从长期的政策操作效果来看,以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是很难同时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避免通货膨胀这双重目标的,也说明冲销干预政策难以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