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强调过程以及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公共政策视角,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从渐进主义—倡导式规划—沟通式规划和协作式规划的演进脉络,着重介绍了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特征及对规划实践的贡献.这一演进过程,可以从规划转型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转型后对规划作用的认识、规划师定位的转变、规划教育改革,以及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等方面,给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政府"赋予能力"与旧城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西方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脉络,简述了政府"赋予能力"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基于我国旧城改造中的问题、旧城区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目标,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都不能理想地实现旧城改造的目的,而实施政府"赋予能力"政策应是旧城改造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型.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外,在实践领域,需要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系.论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根据城市规划在今后城乡发展过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认为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应包括"决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和"反馈性"四部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287个地级市(含4个直辖市)政府规划管理部门门户网站中的友情链接信息,建立了它们之间互相关注的关系矩阵,并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一籍由互联网形成的政府间非正式网络,在形态上有较大的省际差异,可以分为简单链式型、简单轮式型、类轮式型和通道型等不同类型,反映出省际地方政府间不同的竞合能动关系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同嵌入程度;而且,这些关系并不完全受行政关系约束,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府际关系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共政策理念的城市规划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认识是国家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通过梳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内涵的演变,解释了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然后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角度,认为这一新的认识对城市规划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城市规划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虽是技术性工作,但同时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政策扩散机制因此变得复杂而值得关注.在政策扩散理论指导下,建立“政策属性—政策扩散—扩散结果”的分析框架;以《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条例》和《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从中央向地方的扩散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政策属性的不同维度对政策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机制的存在,政策的经济和社会属性通过转换为政治优势促进政策扩散;而在央地复杂的互动博弈关系中,政策的技术优势对央地政府的意义并不一致,成为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扩散的独特因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设计是实现新时代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政策扩散研究为今后破解制度建设困境、提升相应的城市治理能力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1935年出台的《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对青岛进行的一次长远、全面的发展规划,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现代城市规划试验.本文从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城市自身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该规划产生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全面分析了该规划的主要内容、体现的先进意识以及局限性.历史分析说明,该规划典型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近代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