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光 《铁道财会》2004,(Z1):23-25
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资产管理中的顽症,而在众多不良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绝大比重,可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2003年末的财产清查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固定资产是铁路进行运输生产的重要的劳动资料,它具有价值高、期限长、种类多、占资产比重较大的特点,是国家重要的物质财  相似文献   
2.
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时间序列,论证了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分析,基础货币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货币乘数可控性较差,但对货币乘数可以利用ARMA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应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有理由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个人金融业务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纳贤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合作创新等内容来展开论述,阐述如何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产生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李红光  陈洪刚 《活力》2011,(11):118-11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土资源越来越紧张。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对土地的价值越来越看重.国家对土地的利用及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在征地过程中对土地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测量手段来满足这一要求。文章主要介绍测绘新技术在土地测绘中所发挥的作用,阐明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6.
7.
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11年增加,首次达到100家,缩小了与美国企业的数量差距.尽管上榜数量连年增加,但中国企业仍需在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力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企业.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中,银行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金融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迫切需要学习,掌握较多、较新、较深的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们约请辽宁省金融职工大学和辽宁银行学校的教师们,本着既要积极开辟新兴学科,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精神,初步拟定了《货币银行学》、《货币流通与计划》、《工商信贷管理学》、《管理会计》和《银行管理与信息》五门学科,以讲座形式分期发表,供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而又有一定工作实践的同志们自学。这次讲座选定的五门学科,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必修课程,是提高业务素质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这次讲座,将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以金融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现行的业务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国内外的一些有关事件为例证,并力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得通俗易懂,新颖生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本期起先登载《货币银行学》,共分四讲,这一期先登第一讲。读者对这个讲座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希向《中国金融》编辑部反映。  相似文献   
9.
在ERP(E:企业,R:资源,P:计划)三维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划、控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和ERP在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一致性,利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方法,以核心制造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三个层面方法,为实施了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红光  胡南 《现代企业》2003,(10):40-40,44
人力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随着我国人才市场的放宽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人才租赁 ,这一全新的企业用工形式应运而生 ,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广泛关注 ,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推动着这一新型的用人方式往前发展。人才租赁 ,最早起源于美国、日本。人才租赁的兴起表达的是“人才共享”的理念 ,是对人才从“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的深刻转变。即 ,用人单位与租赁人才不再存在劳动关系 ,仅为有偿的使用关系 ,与租赁人才发生劳动关系的仍是人才租赁机构或员工所在原单位。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工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