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边际等值原理,综合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建设效益,构建多因子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决策模型,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实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5年,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建设用地短缺到最优及至过剩的过程,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强依赖逐渐转变为弱依赖。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边际建设效益弱相关;与边际经济效益之间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与边际社会效益呈正相关、边际环境效益呈负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达到最优规模,其中建设用地供给与经济发展失调,是导致净效益下降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社会空间的问题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视角,分析了大城市社会空间发展演化的主要特征,并对当前社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重构途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等角度,提出了治理大城市社会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代东北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一度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地域,同时城市化的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快速的工业化是东北区高速城市化的基础,同时殖民地产业布局地调整和优化又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最后针对这种偏差提出了"纠偏"对策,即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各地区人口分布的分形性态很强,在未来的城镇规划中,应该注重用分形思想设计城市体系的人口分布。在注重自身城市体系完整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吉林省应重视与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城市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应以城市密集区为载体,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县市的整合、近域大中城市的整合及城市群整合。通过中心城市与周围县市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协调发展,改变吉林省长期以来形成的发达的中心城市与发展落后的周围区域并存的城市化二元结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特征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论述了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限制因素 ,并讨论了东北地区未来城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经济地理》2006,26(2):225-229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单一的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文章强调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应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①为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的反映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及优劣势,提出了各城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图们江地区开发空间格局构想李诚固,袁家冬,王士君(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春130024)1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1.1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前提和最大的优势图们江地区处于东北亚区域空间的中心区位,背靠蒙古、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时序阶段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阐述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内涵,区域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的演变阶段、演变的机制和各阶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因子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出了一些规律,进而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