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束必琪 《会计之友》2006,(24):54-55
企业年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金.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雇主和雇员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养老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本文认为"EET"是目前我国较适用的一种税惠模式并对其会计核算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启动.按照新的融资管理办法,只有股改完成半年以上的公司方可再融资,加快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步伐.股权分置改革现已进入尾声即将进入全流通时代,这样的经济背景势必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课题,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实施,无疑使企业的所得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重新分配。本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试图对我国改制所形成的企业年金隐形负债及其解决方法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营运模式的选择 (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载体 不管国家基本养老金还是企业年金,实质都是雇员个人所得的劳动报酬.如果国家不采取干涉政策,每月雇主如实发放给雇员酬金由其自己安排个人将来的退休生活,那么精明的雇员完全可以理性地去为自己退休后的明天早做各种投资,甚至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利原则要求他不断地变更自己为将来而积累的退休资产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因为收益和风险都由他自己承担.也许有些职工前几年已作了投资,用自己逐月积攒的资金或者投资于房地产;或者投资于债券或股票市场;或者存入银行;或者购买企业保险等等,那么几年后不同投资的收益率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前两年如投资于房地产,则投资收益率可达50%;如投资于股票,现在抛售很可能亏了很多.同样,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人也存在一个选择问题,是受托人直接进行投资,还是再委托给他人进行投资,业绩优秀的企业是将本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于本企业,还是将其投资于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年金基金给付模式的选择;(1)待遇确定型模式——DB计划;在这种方案中,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者事先参加养老保险.雇员未来的待遇标准加以事先明确和确定.其计算通常直接与工资水平、服务年限相联系。未来的企业年金的总体费用水平与需求通过对工资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及就业率、死亡率、伤残发生频率等主要相关参数和通过数学模型的预测做出大致估算。这类方案一般要求会员缴纳保险费.企业雇主负担整个养老保险计划的差额费用。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摊,总缴费率反映了所有会员的预期平均费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至目前为止已经8年,在这8年间她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一方面占领了中国部分零售市场,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中国的零售企业。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崛起,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解散。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零售企业虽没有退路且举步艰难,但一定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笔者试图借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从理财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9.
企业年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金。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雇主和雇员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养老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本文认为“EET”是目前我国较适用的一种税惠模式并对其会计核算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必琪 《财会通讯》2005,(12):38-39
一、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的目的是向受益人等相关利益者真实反映受托投资人的经营业绩,同时为受益人提供和建议良好的投资方案。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世界各国年金基金监管成功的经验。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监管有关当事人,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信息披露制度应有完善的体系,使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涵盖运作的主要环节,避免“暗箱操作”;应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使基金信息披露能满足受托人、受益人的需要,并与市场发展相适应。信息披露制度一般不独立存在、自成一体,而是渗透在有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