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玉米育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综合提高玉米的育种效率,并明确育种的目标。玉米在我国的生产中既是经济作物也是粮食作物,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玉米新品种的繁育不仅是要在产量上进行提高,还要综合的提高其抗病虫侵害的抗性。这样才能综合的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并推动农业的发展。现将根据玉米育种科技创新中的研究发展进行综合的阐述,并针对玉米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详细的进行介绍。通过以下介绍可加强人们对玉米育种的认识。并对玉米育种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伐区采、育、用统筹生产法,是在华罗庚教授倡导的“双法”的具体指导下,于1973年由大兴安岭林区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的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创造的。采、育、用统筹生产法,对于合理经营利用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来了巨大效益。本文拟对采、育、用统筹生产法的基本内容,理论依据及其有关问题进行概要的分析和探讨。一、采、育、用统筹生产法产生于林业生产实践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唯一的寒温带林区,这里成过熟林多,林型和植被群落复杂多样,林木生长率低,公顷出材量小;气候高寒,树干易脆断,原条摔折率高。但天然更新条件尚好。伐区生产实践迫切要求改革生产工艺,充分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培育后备资源,提高林木生长率,扩大林地面积。从劳动组织和管理体制看,历年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的不断升级,带来了整个国际体系内的格局的调整,国际内的产业间分工也转化为产业内的分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国际分工调整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并有效利用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在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原燃料高价位和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原有的降本挖潜、优化销售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对降本增效的需求,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本文通过描述西林钢铁集团物流管理的先进作法,阐述只有抓好物流管理工作,使物流真正成为钢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才能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印度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印贸易在两国贸易中的比重不断的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发生.通过考察两国贸易的数值变化和主要的贸易产业,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主要产业的对比,两国政府在相应的贸易政策上的不同态度,初步分析出两国贸易发展中的问题所在.通过考虑国家和商事组织等部门在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初步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但是,国有企业在推进数智化转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国有企业应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从不同方面入手,实现企业数智化转型场景的有效构建。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场景构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场景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发生不仅影响其的生长,还影响大豆的产量及品质。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病虫害发生的频数也逐渐的增多,所以要综合的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对大豆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并且要想综合的对其防治,还必须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病危害进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全面的治理。以下将针对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综合的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促进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受病虫害的侵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各企业在发展中不得不寻求新技术、新方法来改善经营模式、提高销售利润,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销售利润,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实现销售网络体系的合理调配是不可忽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