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邮电经济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上半年,航运与造船市场仍在高位徘徊;散货船航运市场异常活跃,新船订单猛增.国外造船企业经营情况好转,新规范、新标准正在实施之中.2007~2008年,船舶市场仍将在高位徘徊,但存在玄机.  相似文献   
2.
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增长率超过10%,国民收入人平年达4,500美元,为第三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香港的经济主要由工业、贸易、金融、地产建筑、旅游和交通运输六大行业构成。  相似文献   
3.
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俄、法两国关于"西北风"两栖攻击舰的交易,终于以2011年5月两国总统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而尘埃落定。根据协议,两国将合作建造2艘该级舰,并保持增建2艘的可选项。这项交易不仅是北约国家第一次向俄罗斯出口军品,而且标志着俄罗斯"武器自给国"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合并不是迎接新挑战的惟一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安排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发行股票并没有吸引力,谁又会购买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股票呢 ?”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说。   “我们将在中国大陆复制我们在香港的成功模式。中国是未来市场,如果你不在中国市场,你根本就不在市场之中。”   ——香港东亚银行董事长李大卫说   “我们一直很失望。但这是当今世界剩下的最后一块处女地。”   ——花旗银行亚洲业务总裁史蒂芬·龙说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的主要表象 ●在航运市场中。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运费指数交替领涨,屡创新高,船东收益丰厚。油船运输市场相对低迷。 ●散货船和超大型集装箱船订造火热。全球新船订单超过2.4亿载重吨,再创历史新高。 ●新船价格继续上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船厂收益不菲。 ●中国造船业发展令人瞩目,新船订单超过日本、韩国;手持订单接近韩国。  相似文献   
6.
2005船市概览     
2005年是世界船舶市场开始出现转折之年,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新船产量突破1000万载重吨之年. 2005年,船舶市场主要表象为:由热变温,等待观望.散货船和油船运价先跌后涨;集装箱船航运市场出现明显的下跌之势.从2005年6月中旬开始,船价稳中有降.这是2002年9月以来船价首次下降.2005年下半年,船东持观望态度,新船订单减少,特别是油船和散货船订量明显下降.韩国和日本多家造船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的势头有增无减,中国沿海各地投资造船业的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7.
2005船市概览     
2005年是世界船舶市场开始出现转折之年,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新船产量突破1000万载重吨之年. 2005年,船舶市场主要表象为:由热变温,等待观望.散货船和油船运价先跌后涨;集装箱船航运市场出现明显的下跌之势.从2005年6月中旬开始,船价稳中有降.这是2002年9月以来船价首次下降.2005年下半年,船东持观望态度,新船订单减少,特别是油船和散货船订量明显下降.韩国和日本多家造船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的势头有增无减,中国沿海各地投资造船业的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8.
林滨  朱琴 《物流技术》2006,(7):7-9,73
通过对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的介绍,提出了中国服装虚拟企业供应商区域选择的原则及方法。并根据提出的基本原则,结合服装行业的实例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商区域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受去年船舶市场的惯性作用,今年上半年船舶市场处于先热后温的状态.其间虽受到中国经济"软着陆"等宏观调控的影响,散货船市场出现了下滑迹象,但整个船市仍活跃.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指导下,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不断更新。社会迫切需要特快专递,邮政快件业务。实践证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因使用这两项业务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加快了资金周转或因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而加快商品流通,给社会及邮电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全国特快邮件1987年业务量达59.7万件;业务收入达2,4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