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沈丹云 《商场现代化》2007,(25):303-304
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1988年~2003年FDI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显著;从影响的省份来看,FDI对该区域两省一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排序由强至弱依次为上海、浙江、江苏。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1986—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FDI独资化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FDI独资化的时间序列均存在单位根,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独资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研究认为,尽管独资化有诸多负效应,但是基于能源的视角,制造业独资化倾向的增加以及独资模式下技术、管理等优势有效提升了中国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类别、产业增长状况、产业组织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煤炭企业跨区域投资模式的选择,指出就产业特征而言,伴随地区封锁程度的减轻,煤炭企业跨区域投资会倾向于选择高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能源效率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美两个对世界能源工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给予支持。本文从技术供给和技术扩散两个不同角度比较了中美能源效率技术政策,总结了我国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企业跨区域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进行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针对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的缺陷,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诠释了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进入模式选择的群组AHP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6.
发展碳捕捉与碳储存技术(CCS)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此,本文由政府、电厂、社会公众3个维度构建 CCS 技术扩散的影响体系,采用 DEMATEL 方法研究 CCS 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政府的原因度和影响度较大,但中心度却次于电厂;社会公众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均相对较低。进而指出,政府是促进 CCS 技术扩散的中心环节,而社会公众在 CCS 技术扩散中的影响地位较弱。  相似文献   
7.
巴西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在世界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巴西相继制定了政策法规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巴西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基于这一点,拟在阐述巴西能源目标的基础上,试图由生物质能发展、能源效率、石油的自给三个维度分析其能源战略,最后结合中国实际从生物质发展、能源战略的社会福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政府科技资助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可再生能源上市公司的整体回归结果来看,无论是静态模型还是滞后期模型,政府科技资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可再生能源企业规模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可再生能源细分行业来看,政府科技资助对太阳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对风能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弱。进而指出应着力于继续推进盈利能力强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规模扩张,完善风能补贴政策的覆盖面,加大民营可再生能源上市公司的研发资助力度,加强补助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废弃食用油生物燃料化是应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能源安全的三赢举措之一。文章从回收成本、政府补贴、反哺机制、技术支持与管制等维度对比分析了废弃食用油生物燃料化过程中的回收模式选择,研究表明苏州模式与南京模式总体要优于宁波模式、兰州模式,但苏州模式、南京模式在惩罚机制、反哺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困扰衰退矿区的一大难题。以徐州矿务集团为例,在论述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开采、洁净煤技术、矿区塌陷复垦及生态环境整治三种循环经济模式,最后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