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未曾经验的神奇--来自浙江义乌市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城乡二元分割的中国,开始探索破解原有格局、全面推动社会跨越式进步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调查:积重难迫症结何在(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的问题源自现行征地制度弊端。记者走访失地农民和信访部门发现,在失地农民反映的问题中,要求加大补偿安置力度固然是他们的迫切愿望,但痛陈征地中的诸多问题、重重黑幕,要求修改制度、惩治腐败却占到了信访内容中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他们在为自身生活而忧虑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尽到社会一分子关注制度建设的责任。他们的愤怒不是没有缘由。失地中的失落:征地制度之怪现状农民离开土地不仅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破解瓶颈,拓展空间,而且也符合农民的利益。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征地,农民都是不情愿的,甚至十分反对,因征地纠纷引发的上访已经…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调查:解决之道,考验政府的历史性时刻(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国务院对失地农民的问题极为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在中央相关部门,对征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失地农民问题的调研等,近年来也一直在继续,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土资源部有关文件指出:“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要以提供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为核心,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置途径”。如何安置才能做到“提供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无疑,失地农民的问…  相似文献   
5.
从新世纪伊始,一个乍一眼看上去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浙江人经济”。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莫衷一是。它带给我们的是尴尬还是喜悦?  相似文献   
6.
潘海平 《董事会》2005,(2):38-39
生存的危机能够从根本上催生革命。近年来,“成长的烦恼”在浙江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倒逼机制”,形成从目标到手段的“逆向逼迫”。不曾料想,这恰恰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7.
潘海平 《董事会》2005,(2):36-37
浙江.东部沿海一个陆域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的省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这个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地方开始承载另外一种历史使命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8.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增长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永嘉县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电镀工厂,非法在滩除上建厂房,在接关部门拆除厂房的命令后,他们甚至有人扬言,“谁拆厂房就和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当地政府为了尽量减少业主的损失,同意暂缓拆除已经岌岌可危的“电镀二厂”一楼厂房。然而政府有关人员前脚刚走,该厂后脚就拆掉封门砖,招聘工人继续开工。永嘉县政府万万没有料到,正是由于这一小小的让步,酿成了8月7日永嘉县特大厂房倒塌伤亡事故,13人当场遇难。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浙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1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去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