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矿权评估价值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矿权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根据采矿权评估价值及其他因素确定交易价格,采矿权评估价值是采矿权评估机构对采矿权评定估算的数值结果,是采矿权交易双方确定价格的主要依据,因此,采矿权评估价值是否合理,越来越受到矿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抽样检验是指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抽样检验方案(简称抽样方案)是一套规则,依据它去决定如何抽样,并根据抽出产品检验的结果决定接收或拒绝该批产品。抽样检验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产方和使用方都希望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合理地选择抽样方法,控制各自的风险。抽样检验国家标准有可靠的理论依据,采用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对双方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价值及矿业权价值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开发不同于其他的商品生产,一般都有三个主体参与,即矿产资源所有者、探矿权人及采矿权人,后两者又统称为矿业权人.不同主体的权益及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通过分割矿业开发生产出的矿产品实现的.因此,为计算矿产资源价值和矿业权价值,首先必须弄清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及收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矿权评估计算方法及参数确定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矿业公司上市必须进行采矿权评估 ,矿业权的二级市场 ,即转让和交易也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因此 ,掌握采矿权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参数的确定 ,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这篇文章的作者都具有采矿权评估资格 ,并且都从事该项工作 ,因此 ,具有一定权威性 ,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或表格分析的监控,不但效果好,更关键的是,监督人员在对付那些滑头的采购员时,能够有理有据,挺直腰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根据现代化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度和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达到基本实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同时保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指出应通过形成新的增长机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式的改进1 以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综合创新为宗旨 ,在充分吸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优点的基础之上 ,针对股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的需要 ,建立如下的指标体系。每股收益X1=税后利润× 10 0 %总股本净资产收益率X2 =税后净利润× 10 0 %平均所有者权益额其中 ,平均所有者权益额 =期初所有者权益额 + 期末所有者权益额2总资产净利润X3 =税后净利润× 10 0 %平均资产总额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 + 期末资产总额2主营业务利润率X4 =主营业务利润× 10 0 %主营业务收…  相似文献   
8.
目前,现金流量法在项目经济评价和矿业权评估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建设部第三版《方法与参数》及国土资源部第三版《矿业权评估指南》中有关参数确定的原则,采用现金流量法对同一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及矿业权评估时,当项目财务评价基准收益率大于矿业权评估折现率时,其项目评价的内部收益率小于该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故出现了该项目财务评价结论为不可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对相关参数选取确定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些采购在业务方面不熟悉或故意不熟悉的话,将会给我们带来大量损耗,特别是无形的损耗--也就是那些我们平时不能注意,最后却使我们大吃一惊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信用衍生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这类合约可以在交易所或场外市场买卖,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利用这些衍生工具将贷款及其他资产的信贷风险转移。本文重点分析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以其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