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王君英 《时代经贸》2012,(14):80-81
近年来,受外需不足、综合成本上升、汇率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浙江外贸形势严峻,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浙江“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落实推进,为浙江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将成为浙江外贸转型发展的有力推手。由此,应抓住契机,力求在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贸易平台搭建、产业优势再造、金融支持等方面有所突破,构建外贸发展新优势,为外贸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市场采购”贸易是在专业市场逐渐发展并由内贸为主向内外贸融合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出口方式。我国“市场采购”出口额已具有相当规模,不少综合实力突出的专业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全球采购的重要基地。但是,我国还未确立此贸易方式,也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不利于“市场采购”贸易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确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本文对“市场采购”贸易进行了内涵的确定,并对“市场采购”贸易产生的背景、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制度确立、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等方面实现“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制度化、贸易便利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进入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也将是教育的世纪,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兴盛与综合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只靠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等传统方式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一场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个极其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一大批优秀人才。员工与企业共成长应是企业立身之本.培训是长期被企业广泛采用的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企业也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员工培训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5.
王君英 《江苏商论》2003,(8):101-102
本文认为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其自身信息不对称的根源,而我国又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又有其自身的制度成因,由于自身的缺陷加上我国的特殊的经济时期,不良资产的杜绝并不可能,所以只能试图提出一些有利于创造相对信息环境的措施来最大可能地抑制银行不良资产的再度扩张。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从历史上看,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扩大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7.
未来五年,要重点打造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高端要素集聚高地、体制机制开放创新高地、对外开放服务高地等“四个高地”,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产业与全球生产体系、国内体制机制与国际市场规则的深度对接,初步建成“开放强省”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其融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产业化各主体对政府投资、商业性资金、自我积累资金存在不同的需求结构。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金融抑制的环境之中,因此应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功能和地位,实现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真正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的政策性、合作性三种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但是,浙江省的加工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与其他省份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发展加工贸易是浙江省抓住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八年,海南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一个落后地区升格成中国最年轻的省.当时,由于百业待兴,各类人才奇缺,出现了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观景象.随着几年来各类专门人才的不断补充,加上近年来基本建设步伐放慢,经济过热的降温,出现了“人才过剩”的假象.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在海口、三亚等大中城市就业难;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难;在银行、海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难.而艰苦地区和农业开发第一线急需人才,大学毕业生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可毕业生们偏偏又不愿意去.现就解决我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