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采购腐败——企业之痛企业采购是工商企业的重要业务。工业企业外购部分不仅在产品成本中占较大比例(工业企业50%~60%),而且外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产成品的质量。零售商业企业则几乎所有产品都是采购的,购进产品的质量直接就是企业自己销售产品的质量。企业外购部分成本上升多少,直接反映就是利润下降同样数量。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有时对产成品的质量影响是毁灭性的,甚至严重破坏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形象。典型的例子就是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和沃尔玛销售的不合格商品。但同时,工商企业的采购又经常发生腐败现象,甚至腐败都…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山东省2018年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据旅游发展优先度对17地市进行分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检验并探究驱动机制,借此提出相应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表明:①山东省文化资源"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形成以菏泽、潍坊为两端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带。②旅游发展水平呈现出"双核带动"的局面,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青岛市旅游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市,莱芜市旅游发展水平有待提高。③2018年,山东省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为濒临失调状态,区域融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其中济南市文旅融合协调度最高,东营市协调程度最差;按区域协调程度高低来看,依次为鲁中地区、半岛地区、鲁南地区、鲁西、鲁北地区。④文化资源与旅游耦合协调发展驱动机制涉及文化资源本底条件、政府宏观措施、旅游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基础等多因素。  相似文献   
3.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福特制生产方式逐渐式微,“新区域主义”的兴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倡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极战略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产业集群策略。纵观增长极理论的实践绩效,几乎乏善可陈,可是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影响却挥之不去,在区域和城市规划中仍被普遍搬用。本文从“新区域主义”的典型代表思想———产业集群理论视角,对存在和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并指出实施集群策略应该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以制度为本强调制度的热炉效应和制度的刚性。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企业文化和人本的柔性。普遍的观念是两者互相冲突,要么以制度为本放弃人本的柔性,要么以人为本,放弃制度的刚性。实际上,两者是兼容的,可以相互协调,做到刚柔相济。具体的做法就是制度的人本化和人本的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制度资本,改善人力资本的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富喜  王仲智 《经济地理》2005,25(6):838-842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源动力、以小城镇数量及城市市区的双重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亦给山东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影响。新世纪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方针应该是:进一步强化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等城市;重点发展小城市;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此基础上,就推进全省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丛明珠  王富喜 《物流技术》2010,29(11):76-79
介绍了均方差权值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方法的操作过程与步骤,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城市物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峰华  魏晓  王富喜 《经济地理》2007,27(4):571-574
文章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形成机理和发展演化周期。在此基础上,描绘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轨迹,研究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原理,探讨了激活其机理的战略动力,为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市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研究、总结烟台市城镇化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新世纪推进烟台市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对于促进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烟台市城镇化的进展  改革开放前 ,烟台市一直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 ,工业和第三产业比较薄弱 ,城镇化水平比较低。1978年 ,非农业人口只占全市总人口的 8 1%。在1 3万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 ,烟台市区 (现芝罘区 )作为市域唯一的城市 ,是个非农业人口只有 2 1万人的中等城市 ,市域所辖各县县城不过是一些非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烟台地区为例,对农村城镇化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城镇化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效应及其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制度为本强调制度的热炉效应和制度的刚性。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企业文化和人本的柔性。普遍的观念是两者互相冲突,要么以制度为本放弃人本的柔性,要么以人为本,放弃制度的刚性。实际上,两者是兼容的,可以相互协调,做到刚柔相济。具体的做法就是制度的人本化和人本的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制度资本,改善人力资本的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