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福建省150家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能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关系中起正向促进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为有效提升企业绩效,须重视技术的更新换代,先机占入市场,注重培养导向型的学习文化,使组织成员协作合力,形成共同愿景,以适应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极大冲击。传统商业银行是否会变成“恐龙”?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重新布局?文章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双方竞合关系的形成机理,指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应着力于构建有效竞争合作的战略模式,共创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因素中,企业家能力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现有研究普遍认为,高校衍生企业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衍生企业,其从高校获取的一系列战略资源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对于企业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正向促进作用鲜有触及。从衍生企业与资源继承、企业家能力与绩效等相关理论视角入手,以我国3家典型高校上市公司为对比案例,分析验证企业家能力在高校衍生企业资源—绩效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革命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正不断侵占传统银行的经营领域,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双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策略选择,并认为双方应该注重合作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在理财、融资、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加强互惠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在对比分析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互补效应的理论视角探讨了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经济效应,说明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互补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进行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20个三级指标的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形成数字能力指数测算模型。并以沪深两市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指数测算,从总体、区域、行业和所有制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的演变特征。研究结论如下:(1)企业数字能力指数包含数字支撑能力、数字应用能力、数字赋能能力和数字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从指标赋权来看,四个维度中数字支撑能力权重占比最大,数字创新能力权重占比最小。(2)数字能力指数强调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被用于指导和测算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评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程度和水平,了解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潜力,提升生产效率,帮助制造业企业识别能力短板,更好地培育与提升数字能力。(3)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呈现整体偏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降低、高科技制造业行业数字能力指数较高、民营制造业企业数字能力指数较高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