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 一、竞争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必然 有商品生产就有竞争。但是古代的商品不发达,封建制度又排斥竞争,只有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之后,才使竞争成为一种制度,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一条通行准则。《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页)。显然,竞争并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天性,而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逼迫他们必须如此。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优胜劣汰,是商品经济运行的一种最重要的强制手段,它象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着商品生产者提高技术和改善经营。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大体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一种是德国的模式,一种是日本的模式,一种是美国的模式。德国的模式: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它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长处,比如“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但它不搞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认为,两个不可分的领域(一个是带来效率的市场,另一个是提供社会保障、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福利政策)应结合起来。所有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等措施,都不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日本的模式:包括韩国等,称为“协调型的市场经济”,或者叫“社团市场经济”。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