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1.
作为一支城市管理的新军,城建管理监察队伍的建设填补了我国建设管理法律监督的空白,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可缺少的一支综合性的执法队伍。目前,城建管理监察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支队伍还存有各种模糊认识,妨碍了城建管理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研究城建管理监察队伍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监察工作的阻力并采取必要的克服措施,从而引导城管新军朝着  相似文献   
2.
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的唐山市建国路市场于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开业了,它是河北省最大的商业市场,占地七公顷,建筑面积七万二千五百平方米。它的建成,大大方便了唐山市人民群众的生活,为美丽的新唐山增添了新的色彩。建国路市场是唐山市实行综合开发建设的第一项工程,在唐山市的建设史上可称为“一部开先河的作品”。为此,笔者曾多次到有关部门和该市场作调查,力图从这部  相似文献   
3.
唐山大地震后重建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重建,惊天动地.岁月匆匆流过,而今蓦然回首,依稀感到了那场对于地球的巨大震撼. 1.公元1976年7月28日,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黑色日子.唐山大地震发生10年之后,重建的新唐山顽强崛起.对此,在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几句充满激情的表述:"此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  相似文献   
4.
程才实 《基建优化》1991,12(1):19-22
1990年开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高速度、高质量地搞好灾后城市重建工作,也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唐山震后重建实践,提出了受灾城市灾后重建的四个优化对策:优化重建规划、优化施工、优化重建的防灾措施、优化重建的指挥领导。本文所提观点和唐山震后重建的做法,对于受灾城市灾后重建工作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管县也叫市带县,即城市领导县(包括农村)。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一种体制,市管县始于50年代。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催生行政体制的改革,目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市管县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统而言之,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理解“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的内涵 按照《辞海》的解释,所谓“综合”,“是把各方面的不同类别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第1184页)。“开发”,即“开拓与发展,英语为Development。原意是指以荒地、矿山、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人力加以改造,以达到为人类利用的目的的一种生产活动。这种活动的成果,既具有价值,也具有使用价值”(《城市开发》1988年第9期第45页)。  相似文献   
7.
程才实 《基建优化》1989,10(5):8-10
唐山是在震后废墟上崛起的新型城市,也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实事求是地对唐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认识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投资比例,对于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方式,都是有益的,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就及其效益.地震前的唐山,城市建设欠账很多,各项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如,城市道路狭窄弯曲,铁路分割城市,缺少绿地,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差,环境污染严重,建筑物基本没有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是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一定区域内的房屋建筑、配套工程及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建设、分期施工,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科学经营管理方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城市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都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城市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统一征地,并组织综合  相似文献   
9.
程才实 《基建优化》1989,10(6):24-25
体制和机构问题,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研讨的“热点”课题之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各种“模式”的体制、机构应运而生,可谓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种情况,建设系统尤为突出.然而,体制不顺、机构不当仍是困挠建设系统内部、建设系统与其它系统(行业)协调开展工作的一个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建设系统的管理机构,经过建国40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改革10年的检验,究竟如何设置为优,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明确的态度了.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了40年的今天,如果老是在机构设置上“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就有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程才实 《基建优化》1990,11(1):26-28
城镇规划是研究城镇未来发展,探索城镇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镇各项专业工程建设的长期计划,是城镇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蓝图,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镇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镇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况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地确定城镇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综合部署城镇经济、文化、市政公用设施等各项建设方面的工作,通过有效的实施管理,保证城镇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