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中,造成登记错误的行为人可能是登记申请人、受害人、登记机构及其登记人员,甚至也可能是司法机关、其他行政机关或中介机关(测绘机关、公证机关或评估机关等).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地震”使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垮塌、被掩埋的房屋随处可见。地震属于不可抗力,而因不可抗力造成房屋损坏而注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下称《预售证》)或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的,无论《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还是《房屋登记办渤,或是其他法律法规均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当前,住房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规模建设保障房是首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国已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630万套,"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房3600万套,使全国保障房覆盖面达  相似文献   
4.
《房屋登记办法》(下称《办法》)的颁布实施使房屋登记程序日趋完善,为及时、有效解决“汶川地震”带给房屋登记机构的一系列登记难题提供了基础。比如取消申请房屋登记的时限要求、缩小房屋登记机构依职权注销登记的范围、明确每项登记类型所需的申请材料等。但有“登记程序法”之称的《办法》仅明确了一般情形下的登记规则,忽略了不可抗力情形下的特殊登记规则,  相似文献   
5.
一、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社会管理工作,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对保障性住房小区中的保障对象提供可持续的动态跟踪服务管理,即"管人"。但对当前工作实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平台尚未建立,出现了服务管理"真空",导致对保障性住房小区"人"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卓越成效。然而,由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不完善、其产生背景复杂及存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以致诸多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渐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功能发挥。基于此,本文拟从住房公积金的运作源头——归集业务入手,分析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以期以小见大,引发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高度关注及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大中型城市纷纷引入大型卖场经营模式。大型卖场凭借其强大的资源吸附能力、规模经营优势、市场带动潜力以及多元化开发经营管理手段,推动了房地产和零售、批发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型卖场为主力军的综合商圈体系。然而,在快速发展光环背后,不得不正视和反思其潜在的市场风险和社会隐患,  相似文献   
8.
案例 2005年2月,甲法院作出执行民事裁定并送达当事人,要求被执行人A公司将位于B处的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交付给申请执行人C公司清算组抵偿债务,但A公司一直未履行该房屋的交付义务。2006年2月,因A公司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乙法院裁定宣告A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同时,向登记机构送达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查封该房屋,期限为2006年2月25日至2008年2月24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人认为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继续沿用国家财政负担模式已不适应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大大制约了国家赔偿机制的功效发挥,不少城市通过制定登记规则或实施细则建立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基金制度,甚至<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订过程中也曾单列条款规定应当建立不动产登记赔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中,造成登记错误的行为人可能是登记申请人、受害人、登记机构及其登记人员,甚至也可能是司法机关、其他行政机关或中介机关(测绘机关、公证机关或评估机关等),不同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