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一次闲谈中,董文胜曾告诉我他是一个从不做噩梦的人,他总是很享受梦中的奇幻经历。这多少让人羡慕,因为睡眠也是人生,而他的人生至少有一半得到了神佑。之所出岔出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我确实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某种梦境般的空灵与奇幻,如果不是神来之笔,很难解释他在《一拳五岳》中何以能有如此精妙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罗玛  朱存伟 《商务旅行》2011,(11):122-124
一只长错了地方的犄角,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是角质增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是基因突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奇闻异事,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是因缘果报。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异化的隐喻。这是朱存伟给出的答案。他的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向度上,对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境遇及精神背景做出了独特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罗玛  史泂文 《商务旅行》2012,(1):106-108
古代的山水在这里已转化为某种抽象的存在,仿佛经历了一场劫难性的洪荒,大潮退去之后的山川只剩下了骨架般的轮廓,攀爬着延绵的藤蔓……在这一系列的语言转化中,"蛛网意象"由于准确地对应了现代人的文化心理,而变得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4.
罗玛  孙大量 《商务旅行》2011,(8):132-134
它安静、淡然,并不急于表达什么,却又散发着某种理性的微波,若有似无,可有可无。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把握,仅在一念之间。这种内视性的关照,或者说,这种经过了内心折射的日常表达,在孙大量那里形成独特的气质,将他和大多数画家区别开来,使人一望即知,这是一个习惯黑夜多于白昼,习惯寂静多于喧闹,习惯梦想多于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5.
朱朱:我们最早应该是在2001年的《青春残酷》展览里相识的吧,我记得你当时参展的作品是《失乐园》、《青春远去》,此外还有一件作品,画的是一个小女孩,那幅画后来好像换了一  相似文献   
6.
7.
曾经当过两年刑警的王亚强也许并不认为他的绘画与刑侦有什么关联,但他却坦承自己很喜欢迂回的表达,这种迂回确保了内心的敏感与平静,以及某种介乎于安全和不安全之间的纯粹的温存。而那种显在的伤害感在他看来更多的应该理解为潜在的伤感,这种伤感源自于少年时代对文学的迷恋,它像气味一样,给画面注入了柔和的美学特质。这或许正是为什么他的绘画看似冷漠、平浅,却总是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和揣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罗玛 《商务旅行》2011,(3):124-127,10
他的画从起初的几万元很快攀升到后来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样的"馅饼"无论砸在任何一个人头上,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当我开始描述一张乒乓球桌,以及桌面上可视的击球落点,请别误会,这不是在说某个运动员,或某次令人揪心的体育  相似文献   
9.
探究区域"三生"功能共生融合效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为例,在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长江经济带"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Moran’s I指数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情况较好,呈现出由轻度失调到基本协调的波动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特征,但其差异逐渐缩小;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高—高聚集区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低—低聚集区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内陆省份。  相似文献   
10.
罗玛 《商务旅行》2012,(3):118-120
女性的经济独立已然改变了观看模式,尽管如此,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女性艺术家们似乎仍然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是摆脱自己作为"女性"的"他者"身份,以一个"中性"的"人"的姿态,来平分"观看"的权利?还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女性特质加以强调,以凸显某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独特表达?选择两难,但并不是非此即彼,在这两者间还存在着许多可能,艺术家俞洁正是以一种既置身其中,又超然其外的"隐匿"方式,给出了她的思考。当我们试图列举出文学史上堪称伟大的作品,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我们将惊讶地发现,这几乎是一部男性对女性的观看史。正如约翰·伯格在其著作《观看之道》中所言,"观看先于语言",并"决定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性自己的内在关系,女性自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