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轿车工业是八十年代中期起步的,经过10年多的发展,全国轿车产量已经由1985年的不足万辆发展到1995年的32万辆。这个发展速度主要是靠合资发展得到的,在轿车生产总量中主要是合资企业的产品,生产轿车’的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轿车产品中主要是外国的品牌。主要依靠建设合资企业生产外国的产品,这是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基本状况。一汽这几年也采取与国外合资的方式建设了年产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段实践,深感需要对这种状况进一步认识。-‘一汽轿车合谈经法的管与科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通过合资的方式才使我们解决了上百…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作为十五大的代表,荣幸地参加了我们党在世纪之交召开的这样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是一篇跨世纪的行动纲领,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使得我们这些长期工作在企业的同志心里透亮了,思想解放了,胆子更大了。搞好国企的改革和发展,还是要立足于振兴民族的工业。最近,我在《中国资产新闻》上看到一篇文章对民族工业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是产权归我国所有;二是在我国领土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是主要由我国来管理、决策;四是收益权主要归我国所有;五是使用我国的品牌。文章还强调“5个特征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5个特征的工业,才是民族工业。”我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道理。我是搞汽车的,我想按照这样5条标准,就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4.
多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始终面临着两大问题的困扰,一是发展没有资金;二是经营乏活力。企业向国家一直呼吁要“放水养鱼”、“松绳跑马”,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落实经营自主权。国家也采取了“让利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加活力,摆脱困扰。但实践的结果并不尽人意,因为牺牲国家财政为企业让利毕意是有限度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结果是国有企业在国  相似文献   
5.
6.
耿昭杰 《经济纵横》1991,(10):51-55
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芏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盛衰,并进一步影响到国内政局的治乱安危。如何搞活企业,已成为当前理论界最大的热点问题,牵动着政界、财界、学界许多人士敏惑的神经。当今书籍报刊上,宏论纷呈,高见迭出,见仁见智,竞放异彩,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最富有实践经验、昼夜奋战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企业家。为此,从第10期开始,特辟专栏,为全国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领导决策层,经营管理层人士提供广阔的园地,请他们纵论管理的真知灼见,畅叙经营的深谋妙计,评说改革的成败得失,展望发展的宏图大略。本刊将一如既往,为改革、为发展、为稳定,为实现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而鼓,而呼!  相似文献   
7.
<正>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和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气质、风格和胆识的企业家 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 企业家,决不能等同于企业领导者,并且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企业家应是无数大、中、小企业千万领导者中的出类拔萃者。 企业家,在当今商品经济环境中,应该是经过长期市场竞争考验而优选出来的强者。是驾驭自己企业既出色完成对国家和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又在市场竞争中驰骋拚搏、大展雄风的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作为十五大的代表,荣幸地参加了我们党在世纪之交召开的这样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是一篇跨世纪的行动纲领,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使得我们这些长期工作在企业的同志心里透亮了,思想解放了,胆子更  相似文献   
9.
耿昭杰 《经济纵横》1995,(7):62-65,29
论精益生产方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耿昭杰一、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在于“瘦”,它是一种瘦型生产方式。美国人在总结丰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Leanproduction”的概念,也就是“瘦型生产方式”,即“精益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起源于美国...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各国正在对生产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对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生产方式,需要不同的管理。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原有的生产方式肯定已经不适应现在企业的生产,这就必须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对管理进行变革。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生产方式曾有过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美国福特创立的大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单件生产方式,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在企业管理发展史上,被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