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4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博宏  俞欣 《新财富》2010,(11):50-52
景气下降的日子迟早要来,当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历史后,民营企业的“山寨”难有出路。企业缺乏创新,可能如三笑牙刷一般消失;积极创新,则会如夕阳产业的李锦记、Higeta酱油一般蜕变新颜。通过制度化安排确立并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民企家族改写财富三代必衰的谶言。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如何设置董事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成本与益处。比如,聘请官员背景的董事或有利于企业争取资源与市场,却未必能创造股东价值,并需付出股票折价的代价;聘请教授为独董可以满足监管要求.却可能降低独董的专业性.也难获得有用的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3.
寻找永续经营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可以通过考察自身资产特殊性和制度局限性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理模式,并随它们的改变对治理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日本茂木等家族在分散的股权下经营龟甲万酱油近400年、香港华资家族银行60多年来的经营变迁等案例都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范博宏  黄俊 《新财富》2011,(12):130-134
研究显示,虽然国企比民企更易陷入财务困境,且陷人困境后的表现更差,但多番身陷融资风暴的却是民企。其原因在于国有银行对民企的融资歧视,中国亦是世界上最难借到长期赞款的国家。要改变中国公司金融这一怪象,出路在于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5.
范博宏  钱梦吟 《新财富》2013,(12):124-130
文表面看,李嘉诚的资产大腾挪只是出于高卖低买的商业政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长和系”掌舵者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李嘉诚擅于经营政商关系和人脉网络,这种特殊资产难以传承:而接班人李泽钜则长于竞争充分、规则透明的海外市场。后李嘉诚时期,长和系重心迁移正是其精心安排的传承大戏中的—部分,这种为了配合下—代比较优势而进行企业发展方向调整的传承思维,值得内地民企学习。  相似文献   
6.
相信很多"创一代"都曾考虑过"退出"家族企业经营的问题,但却迟迟不愿着手准备,仍对子女能接下企业的担子存有一线希望,但这些"创一代"又几乎都不愿意轻言退出。"退出"≠"失败"家族企业的"退出",并不代表承认失败。在欧洲,企业创办者及其家族退出企业,是一项常见的经  相似文献   
7.
范博宏  张天健 《新财富》2011,(4):118-120,122,124,126,128
在率领广厦控股实施多元化战略并开建天都城项目后,楼忠福开始着手企业传承,将广厦控股总裁一职交给长子楼明,浙江广厦董事长一职交给次子楼江跃。然而此后,多元化受阻,天都城项目推迟等路障,导致广厦资金链紧绷,债务压力大增,楼忠福被迫复出救火。  相似文献   
8.
台塑集团在世代交替中持续发展,是王永庆对企业传承精心规划的结果。要完成“永续经营”的股权设置,必须先判断企业应否由家族成员继续管理并控股,一旦肯定,股权设计的要点就是避开各种路障。如利丰集团那样因家族股权分散干扰企业发展,东亚银行那样因股权稀释成为狙击对象。而如纽约时报一般、家族可以通过金字塔控股、交叉持股与双重股权等方式兼顾控股与融资。不过这亦要付出家族企业股票折价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范博宏  俞欣 《新财富》2010,(12):54-57
是否公开上市,对于许多企业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面是融资所带来的机遇和资产流动性增加所带来的增值.另一面是从家族式管理向民主透明治理机制转型可能带来的冲突,在企业成长与控制权之间,企业家应如何权衡?  相似文献   
10.
拥有欧尚集刚等企业的法国穆里耶兹家族,目前已传承到第五代,有780名继承人,但家族管理仍是井井有条,家族企业价值也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家族宪法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