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当前,我国正在把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短期政策工具加以运用。但在经济税源不断萎缩、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税收征收任务“刚性”压力等诸多约束下,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还不显现,实现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下一步必须夯实我国税制结构的税源基础、观念基础、制度基础、行动基础及技术基础,成功实现税制优化与税制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这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效实现的基本方式与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3.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运用于分配企业剩余索取权,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形成对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以剩余索取权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从理论上探寻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以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医改实施至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未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改革滞后、基层医疗卫生薄弱、“管办分离”推进困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和良性竞争,建立医疗改革联合体,可以大幅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水平,调动医保和医药部门积极性,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症结。  相似文献   
5.
在加速老龄化趋势下,农村老龄化现象相对城镇更为凸显,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较低,替代率约占国际警戒线水平的1/5,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分割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灵"的根本原因.本文运用制度演进和路径依赖方法,剖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融合的必要性、根结及其可行性,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融合路径,即从名义保障水平相同向实际保障水平相同过渡,优化城乡融合的渐进式路径设计,力图匡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失灵",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公平公正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成了国民广泛关注的话题。医疗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政府、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材之间的系统关系,绕开各方利益主体推卸责任的借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从体制变革入手,理顺四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实现医疗保障系统的帕累托最优,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8.
近年由于燃煤供应紧张,不少.燃煤电厂不得不燃用含硫量较高的无烟煤。随着煤中硫分的增加,燃煤结焦性增强。炉膛水冷壁结焦导致炉膛吸热减少、出口烟温上升,过热汽、再热汽减温水量增加,排烟温度升高,机组效率降低;结焦严重时还可导致过热器管段爆管。锅炉出现掉焦,常引起锅炉灭火,掉大焦时还可能将水冷壁砸漏。针对锅炉结焦,通过对HG-670/13.7-WM10型超高压中间再热燃煤锅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和农地产权的缺失,导致违法征地现象严重,土地交易成本昂贵,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入产权理论,特别是从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分析农地问题造成的原因,提出"确权、流转、保障"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让农民分享农地产权增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蕴含着大量投资机会,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下农企面临融资困境,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内陆地区较为突出。基于乡村产业振兴下农企的融资质量视角,采用内陆地区新三板农企2018~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DEA-BCC模型和SA指数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内陆地区新三板农企的融资质量现状及其融资困境。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内陆地区新三板农企面临发展性融资悖论与融资乏源的困境,融资质量状况普遍较差;短期债务融资与长期债务融资均对提升农企融资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农企内源融资选择、股权融资选择均对提升融资质量效果不显著。由此,应健全农业金融扶持体系,持续扩大农企融资规模,提升农企融资质量,深化产金协同,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