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调整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随着人口、财富和科学知识的增长,运动和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冷静观察、深刻了解、全面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找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及时转变原有思维方式,适时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大潮的惊涛骇浪中稳步发展。一、新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和特点80年代末,前苏联突然解体,延续了36年的冷战时期宣告结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相似文献   
2.
税收政策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的经验借鉴,国外方面主要介绍了美国和韩国的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经验,国内方面主要介绍了北京中关村和武汉东湖示范区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民富,让包括广大农村村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能够公平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我国财政管理创新的长期任务和重要使命。实现民富、共享发展,对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4.
蔡秀云 《中国税务》2009,(12):22-23
人们常常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威胁经济长远前景的不只是“经济赤字”,还有“环境赤字”、“生态赤字”。前者是人们彼此之间的借贷,后者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借贷。从这一意义上说,环境保护不仅是富裕国度富裕民众的更高需求,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通民众希望过上没有“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的平安生活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关联模型考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效果不明显,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有限.因此,强化税收政策的导向性,做到税收政策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尤其要结合各地区的综合条件建立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实现税收政策的合理布局,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变迁,中国逐步进入了纳税人的时代。关于纳税人权利保障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表明我国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弄清保障纳税人权利的一些理论问题,促进服务型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8.
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实施成效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支持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及期限,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家庭结构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儿童及其家庭税收支持政策提出了迫切要求。但目前我国与"幼有所育"相关的儿童税收政策,仍是民生保障领域的政策短板。德国、法国、奥地利是实施"家庭化"政策模式的典型国家,其儿童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具体内容、特点,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未来建议在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儿童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教育投资的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时期。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与知识经济、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就是教育,然而教育的发展需要财政经费的不断投入,这就注定了教育和财政的密切关系。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政府已不再是教育投入的唯一买单者,但是在我国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框架逐步过渡的过程中,财政无疑仍然要对教育承担必要的责任,这不但是由政府财政本身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教育的功效和责任所决定的。本文力图在公共财政的大框架下,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的教育投资总体状况做出分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教育投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