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贵舫 《经济问题》1992,(8):48-51,38
一、实现国家计划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变 从宏观上看,国家计划价格体系和非计划价格体系都是价格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计划价格的水平、结构可以影响非计划价格的水平、结构;非计划价格的变化趋势也可能成为计划价格变化的先导,如果计划价格不合理,可能给非计划价格以错误的信号,导致非计划价格不合理的指示标志。所以,合理的计划价格体系是非计划价格体系合理运行的基础,而在目前,价格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就是计划价格体系部分。诸如原材料、能源、动力计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对宏观税负、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与河南省服务业增长之间进行协整和两两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税收与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服务业的增长与税收增长率存在负向均衡关系,增值税和营业税与河南省服务业呈正向关系,宏观税负和税收结构对服务业的影响不均衡。下一阶段河南省服务业税收应采取的税收政策为:间接引导为主,直接减负为铺;税收激励向流转税和所得税转变;强化税基优化的方式;实施结构性减税。  相似文献   
5.
6.
7.
8.
近年来,伴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我国价格运行机制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企业已经开始具有主动利用其产品价格变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欲望。而十年价格改革国家又赋予企业较大的产品价格决定权。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了自己独立的价格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主要以促进产量增长为目标的粮食支持政策以及具有高度"政策市"特点的粮价形成方式存在着变革的必要。对此,本文在结合我国粮价形成机制中面临的双重性以及粮食生产者对成本、价格、市场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探讨合同订购制取代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景,确定并完善建立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以稳定粮食主产区的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