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2024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占宁 《价值工程》2024,(8):152-154
某海上风电场的拟建区域约为4600m2,为了避免施工活动破坏海底油气管道或者输电线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物探仪器检测拟建区域及周边海床的路由管线。研究过程采用多波束声呐系统测量海水深度,判断拟建区域的地形地貌。再使用磁力仪检测作业区东北侧既有输气管道的路由偏距,发现其远离施工范围。最后联合运用磁力探测和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对拟建区域地层结构及地下设施进行检测,未发现管线设施,满足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2.
赵占宁 《价值工程》2024,(11):110-112
在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中,需要通过勘察活动掌握海底的地层特点以及各种影响施工活动的不利因素。研究过程采用海洋物探法进行海底勘察,经过对比,选用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沿着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布置间距相同的平行测线,将探测系统部署在船舶上,收集海底的回波信号,利用配套软件工具处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拟建区域基岩面整体埋深较浅,起伏程度较小,并且海底未发现浅层气、油气管线、输电线缆,仅有一条埋藏古河道。以上情况表明,该区域能够为施工活动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3.
赵占宁 《价值工程》2024,(10):112-114
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是开发海洋资源、规划航海路线的基础性工作,在获得物探成果之后,需要根据视图作出科学的分析与解释。研究过程介绍了多波束声呐物探技术在海底深度测量、海底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数字高程建模和网格建模,进而在此基础上阐述物探成果的解释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多波束声呐探测技术,可生成海底视图,技术人员根据灰度变化、高程标度以及剖面图,判断凸起、陡坎以及平坦区域。  相似文献   
4.
采取有效支护手段,解决斜井井筒断层带软岩巷道施工后,围岩侧压致使巷道两帮移近量较大、底鼓现象严重的技术难题,确保施工井筒服务期内达到设计断面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