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以山西省为例,探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演变规律以及限制因素,对加快山西省农业全要素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和限制因子识别模型,从山西省市两级分别分析2010—2020年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因子,探究其发展水平、演变规律以及限制因素。结果 (1)研究期间全省层面农业REE系统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增加。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有所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资源利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耦合协调等级:2010—2012年轻度失调,2013—2016年进入濒临失调阶段,2017—2020年提升为勉强协调。(2)区域层面,以太原市发展水平最高,并向轻度协调发展过渡;阳泉市和运城市表现为最低水平;其他地区为较低水平。变化趋势以太原市、大同市增速稳定,忻州市、临汾市和吕梁市3市发展波动性较大。耦合协调等级: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3市为勉强协调型;晋城市、晋中市2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他6市均为轻度失调型。(3)障碍因子识别包含13个主要指标。结论 山西省农业REE系统整体水平为较低到中等,耦合度高,耦合协调度相对低,协调等级逐年优化,表现为有序发展趋势。近年来山西省农业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约束作用开始突显,尤其表现在产业结构、水资源、耕地资源、环境污染和治理等方面,区域尤以晋西南地区的吕梁市、临汾市和运城市为重,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环境改善等发展模式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E-Learning即电子化学习模式,这种最科学、最便捷、最经济的学习培训模式,因为它内容宽泛,兼顾了企业不同层面、专业、岗位的学习需求,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会带来学习收益。E-Learning引领了有效的全员培训理念,变革着传统的企业培训市场,为企业的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科学、适用、有效的培训学习方式,必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着一定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络链条或企业群。玉米产业链就是以玉米产品为核心的集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深加工、转化、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单位或企业群。随着吉林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吉林玉米已形成产业链化趋势,深加工产品不断增加,玉米产业中的企业群不断扩大。产业链化和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吉林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吉林玉米产业走向世界的基础。本文试从分析吉林省玉米深加工现状着手,研究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