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一个优秀的企业其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必然是齐头并进。信息化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专卖行业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管理实践中如果能够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和运用一个科学的管理平台,那将全面深刻的感受到管理平台的变革带来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邓志平 《财贸研究》1995,6(4):66-69
<正> 我国的经济特区至今已走过了15年的光辉历程。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拓展,特区的“特”正在走向淡化,特区相对于非特区的竞争优势正在趋于减弱,特区正遇上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挑战。特区今后还会不会“特”?特区的前景怎样?已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令世人嘱目。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贫富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个人收入悬殊,城乡收入不平衡,区域差距扩大这三个方面。原因是市场经济是以追求效率为主要目的,忽视了社会公平,转型时期的社会保障也不齐全,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对个人收入悬殊的情况应完善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城乡差距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方面要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部倾斜。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因此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不能仅仅从"人"的方面出发,简单地把责任归于国家、经济管理者或者公众;而应从"工具"本身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金融政策方面分析。重读《资本论》对防范和破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