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正> 1990年4月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正式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近几年,上海在变,上海在剧变,"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那么,90年代上海经济的新发展是否摆脱  相似文献   
4.
我国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在各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内都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利用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进行了经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居民家庭电力需求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在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上差异均显著,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则在收入弹性上差异显著,价格弹性差异甚微。对于城镇居民家庭而言,集中供暖地区的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差异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非集中供暖地区电力需求的差异主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的区域性差异则主要受到纯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相比于内涵能源数量,国际贸易内涵能源结构具有更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梳理了双边商品贸易中部门层次的内涵能源推算理论和实证测算方法,并据此分析了中美贸易中内涵能源结构特性,及2002—2007年中美贸易内涵能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能源净流出的增加主要源于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强度的减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力。本文采用内涵能源相对比重系数,分析发现高能耗部门的出口对于中国对美国内涵能源净流出产生重要影响,需通过外贸结构政策的调整来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纵向结构特性对于创新扶持政策的效应具有关键影响,应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内资与外资厂商的纵向关系及其横向竞争对上游厂商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下游内资与外资厂商之间技术差距的缩小,会迫使上游内资厂商进行创新或接受价格压榨;政府对上游内资企业的保护性政策会降低内资厂商的创新激励,而政府对研发的直接补贴则能强化上游内资厂商的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7.
零售商垄断势力、通道费与经济规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纵向约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情形很少涉及.现实中,随着零售业的变革,下游零售商很可能在产业链中成为主导企业,从而导致零售商要求生产商交纳"通道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基于SCP分析框架,对零售商垄断势力下的通道费及其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政府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原油特别收益金政策为例,分析了意外利润税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的价格路径、最初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Hotelling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可耗竭资源价格路径作为评价基准,分析说明通过合理设定基准价格和税率水平,能保证在不同市场结构中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据此作为我国原油特别收益金政策效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独占交易理论是纵向控制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和纵向兼并理论比较类似,但是,它主要研究了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博弈,从而增强了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解释力。在独占交易理论对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的指导方面,多通过与共同代理对市场竞争程度和社会福利做比较,以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本文梳理了独占交易理论产生和演进的脉络,并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应用和实证检验成果,最后指出了现有模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郁义鸿  季明 《董事会》2020,(1):19-19
大家未能预料到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会如此严重地肆虐神州大地。突如其来的疫情宛如一张从天而降的考卷,上考全国应对突发危机的治理能力,下考每一位老百姓的素质。然而,在所有考生中,有一类实体面临着特别突出的压力,那就是企业。它们上要应对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要照顾广大在疫情中深受煎熬的员工,自身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那么,这场突发的疫情对企业来说真的只是一种灾难吗?从企业ESG的角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