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2002年始,中央对省及地方逐级实行了所得税、营业税分享改革,其直接目的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通过逐年递增集中一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增量,扩大中央财力,提高中央财政经济调控能力,服务于政府宏观政策运作需要。随着这一改革的实施,必然对各级地方财政收支产生相应影响。下面,笔者拟从地市级财政审计实践角度,谈谈两税分享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 一、所得税、营业税分享改革基本情况 中央、省对各地市两税分享改革的基本精神是:除部分特殊企业和情况外,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行中央、省与市以下按比例分享,部分省份对营业税实行属地管理,比例分享;部分特殊地市将原属中央、省级收入的中央、省级企业所得税及“中央四大部门”(石油、石化、电力、有色金属)营业税、省级金融机构营业税,除部分特殊企业外,从2002年起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参与分享。地方上划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由中央和省按核定的2001年基数定额返还,中央、省下划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由地方按核定的基数定额上缴。两数相抵,为中央和省对地方的净返还额。  相似文献   
2.
部门预算制度改革,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新的难题,同时也为其向纵深拓展提供了机遇。部门预算完整性、细化性、规范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应及时调整思路、转换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注重预算执行审计的连续性、前瞻性和规范性,使财政审计工作由单纯的事后审计过渡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有机结合。从宏观的高度思考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挖掘和揭露深层次问题,实现审计重点的合理调整。1、调整审计思路,注重审计财政资金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改革前由于各部门没有一张总括反映其预算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审计机关只得针对…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量力而行”1、适当限制审计范围,合理保持审计与各方面的期望差距。从审计对象看,其责任是多方面的,如组织行为责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责任、遵守廉政纪律责任等等,而经济责任只是一个领导干部所负责任的一个方面。作为委托者希望对被审计者有个全面的结论,作为被审计者期望对自己的政治学习、经济活动、本职工作、其他方面等等有个全面的结论。这些希望和期望都是不客观、不现实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一是受到法律授权的限制,因为两办两个《暂行规定》具体规定了审计的内容、范围,…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在方式、组织、程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找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地把握其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地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审计对象层次由低到高。主要表现在不少省、市已开始进行区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有的省去年开展县市长审计试点的地市已达8个。不少大城市还开展了地厅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仅去年某市审计的副厅级领导就有34名,不少的省级审计机关开展了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这一趋势,一方面说明了各级党政部门对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