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佑 《经济前沿》2007,(1):12-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没有这些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就没有可靠的体制机制保证,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真正发挥,新农村也不能真正变“新”。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重点将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佑 《经济前沿》2007,(6):58-61
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目前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企业要认真的检讨企业的制度和战略,研究人才流失的原因,制定一套制止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郭佑 《江南论坛》2009,(11):12-14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环太湖区域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更先进的“珠三角”相比,还有差距。区域内的苏锡常和杭嘉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环太湖区域开放型经济协调发展有其可行性,就目前而言,成立一个超各行政区行政权力的共同机构是求得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走过的历程,不得不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所谓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企业技术创新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竞争焦点。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然后从人本激励、资本激励和知本激励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