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动机,这些动机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古代的中国人,将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归纳为四件事:"衣、食、住、行"。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基础,对广州居民消费中"四大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以寻求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村垃圾问题的公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玎玎 《经济论坛》2006,(12):125-127
长期以来,我国在垃圾治理上,对农村的重视和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垃圾治理基础设施与不断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因此,加快建立农村垃圾治理综合机制,提高环境质量,不仅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一、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分析(一)农村垃圾污染的现状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包围着农村,直接影响村民生…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供给我国农村公共产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玎玎 《农业经济》2004,(10):10-11
1.长期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方针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足。城市公共事业国家办、农村公共事业农民办是我国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我国认为优先发展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催化剂,提取三农剩余支持工业快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不仅没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而且将大额的三农剩余从农村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利润和城市居民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