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霍爽 《财政监督》2014,(2):29-31
目前我国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由于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差异造成了税收征收效率的下降,同时加大税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系统的研究税收征收原则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为我国进一步缩小会计准则收入与税法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提供理论支持,加强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高财政税收收入和征收效率。  相似文献   
2.
霍爽 《财政监督》2014,(1):29-31
目前我国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由于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差异造成了税收征收效率的下降.同时加大税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系统的研究税收征收原则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为我国进一步缩小会计准则收入与税法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提供理论支持,加强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高财政税收收入和征收效率。  相似文献   
3.
霍爽 《税务研究》2016,(3):124-12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基础。中国的政治问题源于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源于土地税收问题。从贡、助、彻到摊丁入亩,我国历朝历代的土地税收制度的变迁,都带来了政治和制度的变革。我国当前虽然已经取消农业税,但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被征用时,却未能给农民带来应有的收益。同时,对于城市的土地,仍然征收大量的税收,存在着税负重、重复征收、税费不清、税收优惠混乱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土地的审计力度,摸清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为调整相关税收征收标准提供依据,并适当简并与土地相关的税种,降低土地或房屋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4.
霍爽 《财会月刊》2011,(9):73-73
标准成本法的原理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当实际生产耗费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标准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两部分,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追查差异产生的的责任,反馈到管理部门及时予以纠正。在标准成本法下,标准成本差异通过设置有关账户予以汇集,并结合成本计算基本方法进行处理。月末以完工产品标准成本为基础,调整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或者直接调整产品销售成本,计入损益之中。这种方法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便及时提示了实际耗费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就将事后成本计算发展为事中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5.
霍爽 《财政监督》2013,(11):55-58
我国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普遍会遇到基于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的滞后性问题,同时由于材料成本差异确认不及时.直接会影响到应纳税所得额,导致所得税变化.存在盈余管理和税收筹划操作行为。本文建议对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在采用标准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弥补及时性不足的困难.消除对所得税调整的因素,减少不合理的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